[实用新型]微车扰流翼板无效
| 申请号: | 97205460.X | 申请日: | 1997-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32285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师胜杰;常志刚;李亚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荣川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车扰流翼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高速行驶时稳定性、安全性的装置。
现有的高顶盖微车是在原有的平顶盖微车上加高顶盖形成,在顶盖加高的同时后门却因惯量引起变形的问题而不能同时加高,因此在后门和顶盖结合处造成凹陷的形状,该凹陷是微车整体造型的缺陷,不利于整车空气动力性,影响了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使微车外型不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与高位制动灯曲面吻合,且在汽车高速行驶时安全性和稳定性好的微车扰流翼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微车的顶盖后部安装扰流翼板,以便在汽车行驶时增大紊流,减小负压,稳定车体,翼板是整体吹塑成型,翼板为空心结构,翼板呈流线型,翼板曲面外缘上设有高位制动灯槽,高位制动灯与翼板曲面外缘吻合,翼板两侧面呈三角翼型,翼板与车体的贴合面和翼板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60度,翼板后端面厚度为60mm,翼板曲面外缘厚度为22mm,翼板后端面的厚度比翼板曲面外缘的厚度要厚。翼板后侧有四个螺栓与微车体连接,螺栓间距为280-400mm,翼板上有三个装线的安装孔和接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微车车体上增加了扰流翼板后,改善了汽车尾部气流,减少了空气阻力,提高微车的稳定性。
2.翼板内侧螺栓间距均匀,使扰流翼板受力变形小。
3.翼板的两侧面三角翼型的造型使翼板与微车车体连接更加牢固,且增加了微车的外型美观。
4.翼板上安装高位制动灯,提高微车行驶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微车扰流翼板主视图。
图2为微车扰流翼板仰视图。
图3为微车扰流翼板左视图。
图中:1.翼板2.螺栓3.高位制动灯
实施例如图1-3所示,首先将翼板1整体吹塑成型,经过整形后,在翼板上加工三个高位制动灯安装孔和接合面过线孔,再进行烤漆,然后将高位制动灯3安装在灯槽内,最后再将翼板上的螺栓2安装在微车上即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54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