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柱牵引治疗器无效
| 申请号: | 97204969.X | 申请日: | 1997-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755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太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太虎 |
| 主分类号: | A61F5/048 | 分类号: | A61F5/048 |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金锁 |
| 地址: | 030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脊柱 牵引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器。
目前国内外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大类。其中90%的病人采用非手术治疗,以牵引治疗应用最广泛、最安全、最有效。
牵引的方法有人工的、机械的、持续的、间歇的、动态的。在基层医院和家庭多采用悬垂重量牵引。病人捆缚上胸带和骨盘带仰卧于有栏杆的单人床上,用绳索把胸带两侧与头侧栏杆连接拉紧。在床尾固定牵引架滑轮,骨盆带两侧的绳索通过滑轮悬垂重量。可起到一定的牵引作用,但身体与床面的摩擦力大,悬垂重量较烦锁,费人费时费力,在城市大医院使用牵引床牵引。动力传动方式有蜗轮蜗杆、齿轮、链条、液压、电动等。造价3000~5000元不等。应用较重的蜗轮蜗杆式牵引床板分为二块。床板两端各有2个固定柱。人体捆缚胸带和骨盆带仰卧床上,四条牵引带与四个固定柱相连。当摇动摇把时下身床极平行移动,带动骨盆下肢向下移动,上身板固定胸部对抗牵引,磨擦力小,牵引效果好。但牵引后,门诊病人在返家途中,行走持重,腰锥骨间隙重新受压变窄,影响疗效,近年国内生产出三维多功能牵引床,可变换牵引体位方向,提高疗效。但造价昂贵,8万元左右,仅个别大医院购买。
腰锥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中的疑难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劳动。其中90%的病人通过牵引等非手术方法可以治疗,但病人需长时间路途往返到少数大医院门诊进行2~6个月疗程的治疗,花费大量时间和经费,疗效欠佳。为了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迫切需要研制一种价廉、易行、安全、有效的家庭牵引治疗器,在医生指导下,自行牵引,保持卧位,提高疗效,加快康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价廉、轻便、易行、安全的脊柱牵引治疗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脊柱牵引治疗器,其特征是由导轨(1)、滑板(2)、连杆(3)、螺母(4)、丝杠(5)、摇把(6)、滑板(8)、固定柱(9)和垫板(10)组成,导轨(1)设在脊柱牵引治疗器的前后两侧,导轨(1)中间设有丝杠(5),丝杠(5)上设有螺母(4),螺母(4)和连杆(3)固定,连杆(3)分别和滑板(2)、滑板(8)固定,丝杠(5)端头设有摇把(6),在导轨(1)上设有可在导轨(1)内滑动的滑板(2)、(8),滑板(2)、(8)下设有垫板(10),滑板(2)、(8)上设有螺孔(7),螺孔(7)上装有固定牵引带的固定柱(9)。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牵引治疗器较牵引床具有价廉、轻便、易行、安全、有效的优点,避免病人路途往返及时方便,节省时间和经费。牵引后保持卧位,提高疗铲,便于开展广泛的家庭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述。
脊柱牵引治疗器是由两根导轨1、二块滑板2、8、四根连杆3、二个螺母4、一根丝杠5、摇把6、四根固定柱9和垫板10组成。两导轨1设在脊柱牵引治疗器的前后两侧,两根导轨1中间装有一根丝杠5,丝杠5上装有两个螺母4,每个螺母都和两根连杆3固定,连杆3的一端和滑板2连接,另一端和滑板8固定,丝杠5的端头装有摇把6,两根导轨1上装有可在导轨1内滑动的滑板2、8,滑板2、8下固定有垫板10,滑板2、8的端头设有螺孔7,螺孔7上装有固定牵引带的固定柱9。
使用时,把脊柱牵引器顺行平放木板床上,病人捆缚胸带和骨盆带仰卧牵引器上,将四条牵引带与四个固定柱相连。摇动摇把,二滑板各伸出150mm左右,牵引带绷紧,腰部有牵拉感,停止摇动,牵引半小时,每日二次,15次为一疗程。牵引后保持卧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太虎,未经李太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49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