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质导电性演示仪无效
申请号: | 97204086.2 | 申请日: | 199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28690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7-29 |
发明(设计)人: | 廖振威;谭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明清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质 导电性 演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用模型。
我国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二物理教材、初三物理教材、初三化学教材、小学自然常识中,都有关于物质导电性的演示实验。由于各种物质的导电性能不一,致使相当一部分实验很难演示。尤其是在演示人体、大地、水等的导电性时,由于它们的电阻较大,在几千欧姆以上,因而电流表指针偏转极小,效果很差。虽然近来由浙江省嘉兴市仪器配件厂生产出了型号为J2477的微电流放大器,对这类实验有一定帮助。但是,由于该仪器构造复杂,其内部有一个量程为50μA的电流表,但还需加接一个演示电流表,需两个电源同时供电,又有调零旋钮、放大调节旋钮等,容易损坏,差分放大但无保护;不直观,全封闭式,学生看不清电路,内部电流表太小,显示效果差,故演示效果不理想;价格偏高,又难修理。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直观地演示各种物质的导电性能及对比的教学仪器。物质的导电性能通过灯泡亮暗显示,且加入了灵敏度选择开关进行对比实验。提高演示效果,加深对导体、绝缘体相对性的理解。
本实用新型是用如下方式实现的:特征是它具有盒体1,在盒体1内有模块2,该模块2与灯泡L、电源开关S、电源E以及灵敏度调节开关K、电阻R2、待测电阻测点A、B串接构成整体电路,该整体电路内“1”接点接入电源E负极,“2”接点接入待测电阻测点A及灵敏度调节开关K,然后再接电阻R2一端,“3”接点接入电源E正极及电阻R2一端,“4”接点接入灯泡L,并且灯泡L装在盒体1表壳上。模块2是由电阻R1R3、三极管BG1BG2、电容C构成的电路;其中电阻R1一端与“2”接点联接,另端与电容C的一端及三极管BG1基极相联接,“3”接点与电容C的另端、三极管BG1的发射极、电源E正极相联接,三极管BG1的集电极与电阻R3的一端联接,电阻R3的另端与三极管BG2的基极相联接。三极管BG2的发射极与电源E负极相联接,集电极与“4”接点联接。这种物质导电性演示仪还可以在待测电阻测点A、B间并联1个加热附件3,该加热附件3由两根导线间有1个玻璃体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演示效果非常明显,以灯泡亮暗显示非常直观。2、电路简单,造价低廉。3、操作方便,灵敏度可控制,重复性好。4、原材料来源广,且易于维修。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电路图;
图3中虚线框内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2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附件3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盒体1内有整体电路,模块2串接在整体电路中。参照图3、图2,灵敏度调节开关K断开时,待测电阻测点A、B之间连入待测物质的电阻小于或等于106欧姆对,三极管BG1的基极电流较大,经三极管BG1、BG2两极放大后,三极管BG2饱和导通,灯包L发光。若A、B之间连入待测物质电阻大于106欧姆时,三极管BG1的基极电流较小,三极管BG2不导通,灯泡L不发光。当灵敏度调节开关K闭合时,电阻R2接在三极管BG1的基极的发射极上,减少了三极管BG1的基极电流。从而降低了这个电路的灵敏度。A、B之间电阻小于3000欧姆时,灯泡才会亮。参照图4,使用加热附件3,沿小箭头方向慢慢插入图1的A、B处,这时A、B之间就并联了一个两根导线之间有玻璃体的加热附件3。当灵敏度调节开关K断开时,用酒精灯或其它加热设备给加热附件3的玻璃体上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玻璃体变成红炽状态时,灯泡L由原来的不发亮到发亮。这样,教师就给学生演示了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物理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明清,未经谭明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40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携带式自助旅行查询机
- 下一篇:拨转式飞盘奇门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