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恒温换气机无效
| 申请号: | 97203977.5 | 申请日: | 1997-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559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海;廖宇锋;周胜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大海;廖宇锋;周胜忠 |
| 主分类号: | F24F12/00 | 分类号: | F24F12/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1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 换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能量回收装置的换气设置。
恒温换气机在室外进气口处为了过滤吸入室内的新鲜空气,设有专用的过滤组件,它需要经常清洗。现有关于恒温换气机的技术中,对如何取放此过滤组件都没有具体方便可行的方案。因为换气机的室外进气口一般都在不容易够到和不便于操作的地方,尤其是对于装置于楼房墙外的情况,用户取放该组件时操作十分不便,并有一定的危险性。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带有能在室内方便拆卸室外进气口过滤组件的恒温换气机。
恒温换气机由机壳、换热器、进气排气风机、换热器保温层及进气过滤组件组成。恒温换气机外形为长方体,穿墙安装,一端在室内,一端在室外。换热器是恒温换气机的核心,室内空气经换热器排出室外,室外空气经换热器吸入室内,两气流在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用吸入的空气回收排出空气所携带的能量。两组风机一组用于吸入室外空气,一组用于排出室内空气。室内空气从换气机室内进气口进入换气机后,先经过滤组件过滤,再进入换热器换热,换热后空气由风机从室外端排气口排出;类似的,室外空气也依次经过换气机室外进气口、过滤组件进入换热器,最后由风机从室内端排气口排出。室内、室外端排气口分别在换气机的室内、室外端面的上半部分;室内、室外端进气口分别在换气机下底板的室内、室外端。换热器与机壳之间用隔热层隔热。本实用新型中,换热器与机壳上盖板、左右侧板之间的隔热层是固定的,换热器与下底板之间的隔热层做成片状活动隔热层,夹在换热器与下底板之间的缝道里,可以从室内拉出或推入;室外端过滤组件也做成片状的可活动过滤组件,与可活动隔热层相连接,使两片可以一起从室内抽出卸下或推入安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室外活动过滤组件与可从室内拉出推入的活动隔热层相连,从室内推拉隔热层就能连带室外活动过滤组件一同装卸,从而达到在室内装卸室外过滤组件的目的。这种装卸方式不需要到不便于操作的和不容易够到的室外去操作,对用户来说安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和附图给出。
图1是恒温换气机的纵剖面图。
图2是恒温换气机AA向剖面图。
恒温换气机如图1所示以换热器(5)为主体。室外新风从室外进气口(10)被吸入换气机,先经过室外过滤组件(9)过滤后由换热器吸气风道进风口(11)入换热器(5)参与换热,换热后由装置在换热器吸气风道出风口(3)与室内出风口(1)之间的室内贯流风机(2)由换热器吸气风道出风口(3)吸出,从室内出风口(1)吹入室内;与此对称的,室内浊气从室内进气口(16)被吸入换气机,先经过室内过滤组件(17)过滤后经换热器排气风道进风口(15)入换热器(5)参与换热,换热后由装置在换热器排气风道出风口(6)与室外出风口(8)之间的室外贯流风机(7)由换热器排气风道出风口(6)吸出,从室外出风口(8)吹至室外。吸入的室外新风和排出的室内浊气在换热器(5)内进行热交换,以回收排出室内空气所携带的能量。
为防止换热器经机壳侧面与环境进行热交换,换热器与机壳之间用隔热层隔热。换热器(5)与机壳上盖板、左右侧板之间的隔热层(4)是固定的,换热器与下底板之间的隔热层做成片状可以推拉的活动隔热层(14),换热器与下底板之间留有缝道(13)供推拉活动隔热层(14),使得用户可以从室内拉出和推入该活动隔热层(14)。室外端过滤组件(9)做成片状,其厚度与宽度以可以顺利通过缝道(13)为准,并与活动隔热层(14)在连接处(12)相连。这样可以从室内推拉活动隔热层(14)连带室外端活动过滤组件(9)经缝道(13)一同拉出或推入,来完成室外端过滤组件的装卸工作。
室内过滤组件可以与活动隔热层(14)相连,以实现三个部件一次同时装卸。因室内过滤组件一般较室外过滤组件简单且清洗频度相对较低,也可以不与隔热层(14)相连,独立安装。
图2:AA向剖面图中更清晰地显示了固定隔热层(4)与活动隔热层(14)在换热器(5)与机壳之间的位置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大海;廖宇锋;周胜忠,未经张大海;廖宇锋;周胜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39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力传动无级变速蓄能自行车
- 下一篇:多功能通用灯光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