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急冷混合器无效
| 申请号: | 97202630.4 | 申请日: | 1997-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9477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1 |
| 发明(设计)人: | 叶文源;刘淑英;刘立;侯文有;仇恩沧;孙丽丽;蔡连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中国石化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设备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F3/00 | 分类号: | B01F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专利代理服务部 | 代理人: | 颜志祥,李永廷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油、石油化工行业固定床反应器内使用冷气体在极短时间内降低热物流的温度,以达到所要求的温度。
目前国内在加氢反应器中所使用的冷氢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经混合后其物流的各点温度尚有约5℃的差值,均匀度仍不理想,因为这会引起催化剂床层径向温度产生5-7℃的差值,缩短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使冷气体与热的气、液两相物流在极小的空间内混合后达到全部物流的温度差值最小。
炼油、石油化工行业中使用固定床反应器一般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器造价昂贵,急冷混合器占反应器体积比例越小其意义就越大。冷、热两态的传热,尤其是冷气相与热液相的直接换热,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接触时间,接触时间越长其换热越好,二是气、液两相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其换热效果越好。本实用新型的急冷混合器,力图在极小的体积空间,极大的延长接触时间及将热液相雾化以小液滴状分散到气相中最大限度的扩大传热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急冷混合器的具体结构用附图来加以说明。
附图1为俯视图,附图2为侧视图。
图中:①冷气管 ②物流导向盘
③隔板 ④物流分散盘
⑤环形节流板 ⑥混合槽
⑦物流导向板 ⑧器壁
A混合槽入口 B混合槽出口
C下降口 D筛孔
本实用新型的急冷混合器是由冷气管①、物流导向盘②、环形节流板⑤、物流分散盘④、弧形混合槽⑥、隔板③、物流导向板⑦等组成,它的主要特点是自上而下的热气液流与来自冷气管①的冷流,在物流导向盘②上混合,进入沿圆形器壁构成的弧形混合槽⑥,混合槽⑥的两个入口A设在物流导向盘②上,径向对称分布,混合槽⑥的两个出口B也是径向对称分布,入口A与出口B互成90°夹角。物流全部通过弧形混合槽⑥后,在出口B处两股物流进行对冲,流向物流导向板⑦。混合槽大小可根据物流物性设置,物流在槽中的流速达到气液两相雾状流态的流速。混合物流在弧形结构的物流导向板⑦作用下,沿物流导向板⑦呈环形旋转流动。物流汇流到隔板③上,隔板③的中心开下降口C,物流通过下降口C流到物流分散盘④上。物流分散盘④上开有筛孔D和设有节流板⑤,筛孔D在物流分散盘④上均匀分布,没有死区。物流通过筛孔D,离开急冷混合器流入下层分配器,避免物流集中冲向下层分配器。
这种急冷混合器的结构,达到了在极小有限的空间内,物流是以沿器壁径向流途进行流动,而最大限度地延长气、液、和冷、热物流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
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试验,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急冷混合器混合后的温度不均匀度,大约为现有混合器的30-60%,也就是现在工业操作中,如采用现有急冷混合器的温差为5℃时,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急冷混合器的温差仅为2-3℃。这样会大大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使反应器能更长周期、更稳定的运行,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中国石化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设备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中国石化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26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桶座喷水清洗装置
- 下一篇:模拟工业裂解气氛下材料的结焦渗碳实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