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膜发光防伪标识无效
| 申请号: | 97202538.3 | 申请日: | 1997-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299365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容静轩;倪春起;柳晨;容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容静轩;倪春起;柳晨;容恺 |
| 主分类号: | G09F19/12 | 分类号: | G09F19/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发光 防伪 标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商品防伪的薄膜发光防伪标识。
现有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销售过程中,其产品的商品标识和防伪标识为各自独立的两个物件,分别体现各自的功能与价值,并需借助外界光线识别。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客观上导致某些防伪标识其自身的保护能力在日趋下降,甚至丧失了防伪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上述技术是不足而提供一种薄膜发光防伪标识,使其产品标识与防伪标识结为一体,能有效地增强企业品牌的甄伪功能和甄别产品的真实性,保障了企业与消费者的权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薄膜发光防伪标识,它由发光芯片、标志层、电源接头等构成,其发光芯片为多层结构的薄膜场致发光器件,内层为塑料基板,第二层为导电层,第三层为发光层,第四层为透明导电膜,第五层为透明塑料膜,标志层叠置在透明塑料膜上,外层为防潮塑料膜,导电层与透明导电膜分别联接着电源接头引入的两极。发光芯片的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棱形、方形、长方形或其它形状,发光芯片中的发光层为场电致荧光粉。标志层为图案、文字、数字、人像、动物像或装饰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联接着发光芯片的电源接头的两极馈入经调压调频的电流后,导电层与透明导电层之间产生电场,直接激发发光层发光,光亮射向标志层,标志层的图案、文字、数字、人像、动物像或装饰层在透光或遮光过程中,被显示出清晰的立体艺术效果,达到宣传企业品牌及甄别产品真伪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紧凑,制作精细,光亮悦目,甄别性强,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效果,是理想的防伪标识。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I-I剖视图。
如图1~2所示,一种薄膜发光防伪标识,它由发光芯片1、标志层2、电源接头3等构成,其发光芯片1为多层结构的薄膜场致发光器件,内层为塑料基板4,第二层为导电层5,第三层为发光层6,第四层为透明导电膜7,第五层为透明塑料膜8,标志层2叠置在透明塑料膜8上,外层为防潮塑封膜9热压包封,导电层5与透明导电膜7分别联接着电源接头3引入的两极。发光芯片1的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棱形、方形、长方形或其它形状。发光芯片1中的发光层6为场电致荧光粉。标志层2为图案、文字、数字、人像、动物像或装饰层。各层叠合后,其边缘由胶粘剂封合成为一个整体,保证了发光芯片1的防潮密封和使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容静轩;倪春起;柳晨;容恺,未经容静轩;倪春起;柳晨;容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25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光盘储存箱(NH)
- 下一篇:一种升降吊篮卧式防坠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