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子机的成型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7202500.6 | 申请日: | 199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29239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春和 |
主分类号: | A21C11/00 | 分类号: | A2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子 成型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作包馅食品的机器,属于食品加工机械领域。
目前国内尚无包子机的成功产品,日本有两种机型,其一为单皮冲碗封口切断成型式,体积庞大,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包子褶数为6个,不符合天津包子不少于16个褶的标准要求。另一种为灌肠分段收缩封口切断成型式,包子有6~8个不明显的棱角褶纹,更不符合天津包子标准要求,以上两种均不适合我国传统食品文化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肠分段收缩挤褶封口切断成型式,采取16个挤褶片均匀分布,同时集中挤褶,其褶纹均为园弧形,非常美观,优于手工制品,完全符合天津包子标准要求,填补中国食品机械空白,减轻制作者的劳动强度,改善食品卫生条件,丰富人民生活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所示:环状底座(9)的上平面(图1)沿圆周均匀分布装有16个小轴(8),每个小轴(8)上分别动配合套装1个长孔尖角状封口器(7),每个封口器(7)的下方用铆钉(5)连接分别装有折角弧边形挤褶片(6)(见图4、5、6),其弧边均对准中心O点,(见图3);16个封口器(7)的外围套装有钢圈(10)(图2),钢圈(10)的两端外部各装有小弹簧(23),用滚花螺钉(22)穿装,用螺母(24)压紧;底座(9)的左侧(图2)两支架孔内动配合装有推杆(1),推杆(1)的下端用定位螺钉(20)紧固装有挡圈(19),底座(9)的下方支架孔的上侧推杆(1)的外围套装有弹簧(18),其上端用定位螺钉(16)紧固装有挡圈(17),推杆(1)的中部装有立轴(2)和立套(3),推杆(1)的上端紧固装有横轴(14)及可转动的横套(15),横套(15)的外圆与主机的凸轮相互接触。靠近推杆(1)的1个封口器(7)的左端用铆钉(5)连接还装有摇臂(4),其左端叉口套在立套(3)上,16个封口器(7)的上方(图1)及外围用螺钉(21)紧固在底座(9)上装有中心为圆孔的护罩(11),底座(9)的右上方(图2)的圆孔套装连接在主机的圆杆上。该成型机构的中心上方(图1)对准主机的面管(12)及肉馅(13)的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挤褶效果极佳,不需另轧面片,挤褶、封口、切断同时进行,没有边角余料,整机价格仅相当于日本机的50~100分之1。
本实用新型借助于附图详述如下: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主视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 是封口器(7)与挤褶片(6)的铆接单件主视图;
图5 是单件图的局部剖切俯视图;
图6 是单件图的右侧视图。
将肉馅及面团分别投入主机的各自料斗内,在各自供料机构的共同作用下,便由出口处挤出外围面管内部肉馅的灌肠,(见图1),进入本成型机构的中心孔内,当主机的凸轮由低点同高点转动时(图2),便推动横套(15),横轴(14)带动推杆(1)、立轴(2)、立套(3)推动摇臂(4),依次驱动16个封口器(7)的尖端及16个挤褶片(6)的弧边,分别以小轴(8)为轴,同时向圆心O点移动,强迫面管逐渐收缩,肉馅上下分离,并将封口器(7)的下方面管上部挤出16个摺纹,封口器(7)的上方面管下部亦被封口切断,作为第二个包子的底部,当主机的凸轮由高点向低点转动时,在弹簧(18)的弹力作用下,推杆(1)向上复位,拉动摇臂(4),依次驱动16个封口器(7)及16个挤褶片(6)由圆心O点同时向周围复位;当主机凸轮再由低点向高点转动时,再次重复运动,进行下一个包子的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春和,未经李春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25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