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胎无效
| 申请号: | 97202448.4 | 申请日: | 1997-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9733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贵 |
| 主分类号: | B60C5/20 | 分类号: | B60C5/20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福敏,曹济洪 |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特别是应用在车辆、飞机等轮胎内之多个内胎,可以防止单一内胎式及无内胎式轮胎在异物刺入后所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的危险,提高行车之安全性。
现今工商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交通工具的诉求是以安全、舒适及方便为主要的考量。现今所使用的一般轮胎种类中,主要的采用有单一内胎式之轮胎及无内胎式之轮胎(Tubeless tire)。
图1为依据一般单一内胎之轮胎剖面图,轮胎1包括钢圈(wheelrim)10,外胎壳(Tire casing)11,内胎12及气孔嘴13。内胎是中空的橡胶胎圈,装在轮胎的里面,当受压空气经由气孔嘴13泵送于外胎11内部的内胎12时,内胎12膨胀填满外胎12的内部空间,而与该外胎11的胎壁14紧密接触,充气可防止轮胎变形。一旦异物刺入胎面A时,单一内胎12内部高压气体便快速地经由破裂处排放至大气中,并造成轮胎1整体的严重变形,钢圈10因车身的重量而压迫外胎11及内胎12,并造成外胎11的受损,而无法继续行驶。
图2为依据一般无内胎之轮胎剖面图,无内胎轮胎2包括轮圈20、外缘21、胎衬22及气孔嘴23。无内胎轮胎2装在轮图20上,胎缘T位于轮圈20及凸缘F之间,可以产生密封作用,受压空气经由气孔嘴23后可保留在轮圈及胎衬之间。一旦异物刺入的胎面B而穿过胎壁P及胎衬22后,其内部之受压缩之填充空气便快速地经由破裂处排放至大气中,同样也造成轮胎2整体的严重变形,无法继续行驶。
单一内胎多使用在脚踏车、摩托车及大型车辆之卡车的轮胎上,而汽车多半使用无内胎式之轮胎。一旦行驶中车辆车胎遭受异物刺入时,单一内胎式及无内胎式之轮胎在短时间内均快速失去胎压,极容易造成驾驶者对于车辆失去控制能力,因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对于女性驾驶者及一般使用者在车轮漏气后要更换新轮胎,是件相当麻烦及费力的工作。再者,现今车辆中多半放置有备用轮胎,相对地造成车辆空间的浪费及增加车辆之载重。于一般机车之轮胎也区分为单一内胎式及无内胎式轮胎二种,在车胎漏气后亦同样造成相当的不便。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轮胎,如第一实施例所示,轮胎包括至少二条内胎,而于内胎之间更可以结合物加以定位,置放于轮圈与外胎之间,以一定的排列定位形成多区间各别独立式的多内胎组合。于轮胎中空气压力不足而需添充空气时,需先将车胎内的各内胎先行放气,降低气压,然后在各内胎之每一内胎施以平均充气,各内胎之间并不相互连通。在轮胎遭受异物刺入时,由于各内胎之间并不相互相连通,当受损的内胎在内部气体外漏之际,相邻之其它多个内胎扩张,填补原受损内胎的空间,使车轮仍具有一定胎压,可以继续行驶,保障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同样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包括至少一主内胎之轮胎,而该主内胎内部具有至少二条副内胎,如轮胎之第二实施例所示。主内胎置放于轮圈与外胎之间,各个主内胎之间并不相互连通,而各个主内胎内部的多个副内胎之间是以多区间各自独立的方式排列,并且每一条副内胎均至少连接有一气孔嘴。在轮胎遭受异物刺入时,由于各内胎之间并不相互相连通,当受损的内胎在内部气体外漏之际,相邻之其它多个内胎扩张,填补原受损内胎的空间,使车轮仍具有一定胎压,可以继续行驶,保障行车安全。
因此,在现有使用的各式车轮用轮胎中,本实用新型之轮胎较一般单一内胎式或无内胎式之轮胎更具有高度安全性及经济性。
现配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其中:
图1为依据单一内胎式之轮胎剖面图;
图2为依据无内胎式之轮胎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轮胎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轮胎之第一实施例之车轮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变化例之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变化例于异物刺入时,内胎变化情况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变化例于轮圈上气孔嘴排列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轮胎之第二实施例(一主内胎包括有三副内胎式)之立体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之轮胎之第二实施例之车轮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之轮胎之第二实施例于异物刺入时,主内胎式内部之各副内胎变化情况之示意图;及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之轮胎之第二实施例于轮圈上多个气孔嘴排列位置示意图。
1~单一内胎之轮胎
2~无内胎之轮胎
3~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三内胎式)之轮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贵,未经张明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24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