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鼾下颌托架无效
| 申请号: | 97200900.0 | 申请日: | 1997-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28604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7-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振国 |
| 主分类号: | A61F5/56 | 分类号: | A61F5/56 |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澎 |
| 地址: | 0732***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下颌 托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打鼾的器具。
打鼾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大部分是由舌根后坠所致,即打鼾时舌根向咽腭弓后移,造成二者距离变小,呼吸气流减少,阻力增大,处于半梗阻状态,从而出现鼾声。目前止鼾器具已有十余种,CN90215295号专利即为其中一种,该器具包括有基托、卡环和连接二者的记忆合金旋力件及托板组成,使用时通过卡环将止鼾器固定于口腔内,托板紧贴大舌和小舌,由此防止舌根后坠,使气道通畅,防止打鼾。这种装置由于在口腔内使用,卫生性要求很强,且托板紧贴大小舌,对呕感的生理性刺激,使一般人很难适应,因此不易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口腔外部使用的、并针对由舌后坠引起打鼾的止鼾装置,以适应人体的舒适性要求和平时存放的简易性要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一个马蹄形托柄的两端部通过套筒套接有L形颌杆,套筒下部设有颌杆伸缩调节机构,颌杆的端部包有衬垫。将托柄置于上颌鼻唇沟处(人中处),颌杆的弯段兜住下颌角,利用颌杆伸缩调节机构调整到适当的松紧度,这样即佩戴好本止鼾下颌托架。由于本托架的作用,可使人的下颌向前推移,舌根至咽腭弓的距离在外力作用下增宽,从而起到止鼾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颌杆伸缩调节机构部分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托柄1呈马蹄形,其两端部有套筒3,套筒3与托柄1可整体注塑成型。在套筒3中穿有颌杆4,颌杆4呈L形,其底侧为锯齿状。两颌杆的弯段相对,并在端部包有衬垫5。衬垫5是起缓冲作用,以减轻颌杆对下颌角处皮肤的压迫。颌杆的伸缩由调节机构控制,该机构(如图1、2所示)是在壳体9的内部装有齿顶卡板11,卡板下部有弹簧10,卡板中部连接的小钮7伸出壳体9上的壁孔8,卡板11上的齿顶与颌杆4的底侧齿边相啮合。图2中,颌杆4向左推进,则卡板11下移,使颌杆左移,此时用以收紧颌杆,使颌杆弯段兜住下颌角。由于卡板的作用,使颌杆不能自行右移,防止了颌杆的脱落。当需摘下本托架时,可按下小钮7,卡板下移,颌杆右移,托架松脱。调节机构中的壳体9与套筒3可整体注塑在一起。安装时壳体下底预开口,装好弹簧及卡板后再封粘底口即可。
图1中,在颌杆4的弯角处还可套接固定连接带6,佩戴好本托架后,再将连接带固定于颈后,可防止睡眠过程中本托架的自行脱落。固定连接带可以是软带,也可以是尼龙搭扣带形式制成。在马蹄形托柄1的中部也应包—衬垫2,以缓解托柄对上颌的压迫。
本实用新型通过三点着力的方式,利用可伸缩的颌杆将下颌向前推进约1-1.5cm,从而克服了因舌后坠造成的打鼾。本托架在人体口腔外设置,因而无特殊卫生要求,存放简便,且不会引起在口腔内放置时的不适。本装置还可用于麻醉状态中或昏迷病人的打鼾防范,解除了需人工手托下颌的劳动,避免了此类患者因呼吸道阻塞而使呼吸暂停引发机体严重缺氧的危险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振国,未经刘振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09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