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灸式松解平衡针无效
| 申请号: | 97200682.6 | 申请日: | 1997-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041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16 |
| 发明(设计)人: | 葛恒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恒君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B17/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0 北京市鼓楼***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灸式松解 平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颈椎病、椎间盘突出、骨刺等骨伤科疑难病症的最新治疗器械。
颈椎病、椎间盘突出、骨刺等骨伤科疑难病症是多发性的疾病,它主要是由长期积累性劳损、不良姿势、其他疾病后遗症及人体的自然变异等因素造成的,对人们的生理进而对心理的正常活动带来了诸多不变,影响以致威胁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目前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以曾获国家专利的“小针刀”疗法(专利号:90301330.4)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该疗法将针刺疗法的针和外科治疗的刀熔为一体,对病变部位直接进行松解、剥离,以此来调整椎体、椎间盘突出的位置或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促使其对称、平衡,最终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但是,这种疗法对于激活病变部位的生理机制、加速病变部位的复原却无显著效果,即缺乏针灸的“灸”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灸式松解平衡针”疗法,它有效地把中医的“针”、“灸”和西医的“刀”结合在一起,从而能更好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对原小针刀的针柄加以改造,使之中空,其内安装加热装置,外接安全电源对其加热。在治疗过程中,热量源源不断的经针杆传到针尖,对病变部位进行热灸治疗,配合主体小针刀,从而达到松解平衡的目的,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本实用新型因为只要对原小针刀针柄稍加改造,以便具备“灸”的功能,所以结构特别简单;同时,该器械配置的是安全电源,所以无任何副作用。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灸式松解平衡针”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该器械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器械包括一个中空的针柄(1),其内有一个加热装置(2),该装置一端接电源(3),另一端与固定在针柄(1)内的针杆(4)接触。工作时,从加热装置(2)产生的热量经针杆(4)传到针尖(5),对病变部位进行热灸治疗,达到松解平衡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恒君,未经葛恒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06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