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阴离子双连表面活性剂在洗涤剂、清洗剂和护肤剂配方中的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97195757.6 | 申请日: | 1997-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77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06 | 
| 发明(设计)人: | K·奎特卡特;M·布罗克;H·科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RWE-DEA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1D1/28 | 分类号: | C11D1/28;C11D1/10;C11D1/34;A61K7/5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新华,钟守期 | 
| 地址: | 联邦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阴离子 双连 表面活性剂 洗涤剂 洗剂 护肤 配方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式(I)的阴离子双连(Geminitenside)表面活性剂在纺织品洗涤和清洗、硬表面的清洗以及皮肤和头发的清洗和洗涤剂配方中的应用。
洗涤剂、清洗剂和护肤剂配方的综合是一件复杂的任务,因为配方必须能清除各种不同表面上的各种各样的沾污。特别是快速的和有效的清除油和脂类沾污通常是成问题的。除了专有的清洗性能要求外,对洗涤剂,清洗剂和护肤剂配方上生态毒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不仅应考虑使用基于可再生原料的表面活性剂,还特别要采用在给定原料下效果更好的配方,并且该配方应满足生物降解性能和对皮肤的柔和的要求。由此,变得越来越密集的洗涤剂和清洗剂的含表面活性剂的配方必须能快速溶于水中成洗液,同时由于生态原因,也要能溶于用量较少的水中。
所有这些要求不再能单独由物理方法来实现,而要求使用更有效的表面活性剂。称为“新一代表面活性剂”的是双连表面活性剂(M.J.Rosen,“化学工业”(Chemtech),No.3(1995)30),只要最佳选用结构式,该表面活性剂比通常的同等物具有明显高的效率,此外选择正确的结构式,就有较高的多功能性,从而帮助提高配方的单位质量的洗涤效率和清洗效率。
在WO 95/19953和95/19955专利申请中所述的双连聚羟基脂肪酸酰胺和双连聚醚脂肪酸酰胺涉及非离子双连表面活性剂。与现今已知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比较,此种化合物的每单位质量的效率没有特殊的提高。也只通过提高分子量明显的提高了此种化合物的多功能性,因此从生态保护来看必被认为是实得其反。
如采用在DE-A 44 40 328所述(见通式I)的阴离子双连表面活性剂,使整个最终配方的效率有重大的提高。这是可能的,因为阴离子双连表面活性剂比常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例如临界胶束(Mizell)形成浓度、表面张力、水可溶解性、硬度稳定性、促进溶解作用和洗涤能力方面以及由此基于其特殊结构在对皮肤特别的适宜和生物的可降解性方面更为明显有效。
通式(I)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应用通式(I)的至少0.1%阴离子双连表面活性剂于洗涤剂,清洗剂和护肤剂中,式中R1和R3为彼此独立的各含1-22个,优选7-17个碳原子的、非支链的或支链的、饱和的或不饱和的烃基,R2为含2-100个碳原子非支链或支链的间隔基,它含有0-20个氧原子和0-20个氮原子和0-20个烷氧基,X和Y表示彼此独立的官能基团,取代度z=1-10,优选为1-4,特别优选为1。
间隔基R2详细表示如下:◆ 非支链的或支链的亚烷基链
-CaH2a- (II)
其中a=2-18,优选a=3-6;◆ 非支链的或支链的亚烯基链
-CbH2b-CH=CH-CcH2c- (III)
其中b+c=2-16,b和c总是大于零,◆ 非支链的或支链的亚炔基链
-CdH2d-C≡C-CeH2e- (IV)
其中d+e=2-16,d和e总是大于零,◆ 按通式V的环亚烷基
-CfH2f-环C6H10-CgH2g- (V)
其中f和g各为1-6
或者按通式VI的环亚烷基
-3(4),8(9)-二(亚甲基)-三环[5.2.1.02.6]癸烷(VI);◆ 按通式(VII)的未取代或取代的亚芳基
-ChH2h-C6R4-(CiH2i-C6R4)j1-Cj2H2j2 (VIII)或按通式VIII的未取代或取代的亚芳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RWE-DEA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RWE-DEA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957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蛋白激酶C抑制剂
- 下一篇:咔唑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