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谐放大器无效
申请号: | 97193007.4 | 申请日: | 1997-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63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15 |
发明(设计)人: | 中西努;冈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泻精密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F3/191 | 分类号: | H03F3/191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勇,叶恺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谐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只使指定的频率成分通过的调谐放大器。
背景技术
作为调谐电路,以往已提案并已实用化的有使用有源元件和电抗元件的各种结构。
例如,利用LC共振的先有的调谐电路,调整调谐频率时,与LC电路有关的增益就发生变化。另外,一般的调谐电路,是从输入的信号中抽出指定的频率成分,调谐频率的增益等于或小于1,通常,将发生信号振幅的衰减,所以,需要放大时,就另外连接放大电路进行信号振幅的放大。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提案的,目的旨在提供输出振幅稳定、而且在调谐的同时可以进行信号振幅的放大的调谐放大器。
本发明的调谐放大器具有将输出向输入端反馈形成闭合环路并在指定频率进行振荡的振荡电路、控制振荡电路的输出振幅的增益控制电路和向振荡电路的闭合环路的一部分输入信号的输入电路。在使振荡电路发生振荡的状态下输入振荡频率附近的信号时,确认振荡输出被牵引到输入的信号的频率上的现象,进行指定的调谐工作。特别是,输出振幅由增益控制电路进行调整,所以,即使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可变而改变调谐频率时,也不会发生增益变化。另外,通过调整增益控制电路的响应速度,对于输入的交流信号,可以进行对AM调制的信号及FM调制的信号等的各种信号的振荡工作。另外,实际上,在设定振荡电路的输出振幅远远小于电源电压同时设定输入的交流信号的振幅远远小于该振荡振幅时,就确认可以进行上述振荡工作,以输入的交流信号的振幅为基准时,则为约数十dB的增益,在进行振荡工作的同时就可以进行信号振幅的放大。
另外,本发明的调谐放大器,通过将上述振荡电路采用PLL结构而作为电压控制型振荡电路,就可以很容易地使调谐频率稳定。特别是,由于上述振荡电路在没有输入信号时进行指定的振荡工作,所以,不论有无输入信号,都可以进行PLL控制。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调谐放大器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用于对图1所示的调谐放大器进行PLL控制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使用移相式的振荡电路的调谐放大器的第1结构例的电路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调谐放大器的调谐特性的测定结果的图。
图5是表示将输入电路与图3的连接点A连接时的调谐特性的图。
图6是表示将输入电路与图3的连接点B连接时的调谐特性的图。
图7是表示向输入电路输入与调谐放大器的自振频率相同而振幅不同的信号时输出振幅如何变化的图。
图8是表示采用PLL结构时的调谐放大器的详细结构图。
图9是表示将由电阻和电容构成的低通滤波器连接3级形成反馈电路的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将由电阻和电感构成的高通滤波器连接3级的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将由电阻和电感构成的低通滤波器连接3级的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可以与图3所示的放大电路置换的放大电路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13是表示振荡电路的第1变形例的电路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移相电路的变形例,表示包含LR电路的移相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15是表示包含LR电路的移相电路的其他结构的电路图。
图16是表示振荡电路的第3变形例的电路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移相电路的变形例,表示包含LR电路的移相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18是表示包含LR电路的移相电路的其他结构的电路图。
图19是表示将利用晶体管的跟随电路连接在2个移相电路的前级的振荡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20是表示将非反相电路连接在2个移相电路的前级的振荡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21是表示纵向连接移相电路310C的振荡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22是表示纵向连接移相电路330C的振荡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23是表示纵向连接包含晶体管的移相电路的振荡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24是图23所示的移相电路的变形例,表示包含LR电路的移相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25是表示包含LR电路的移相电路的其他结构的电路图。
图26是表示纵向连接2级移相电路410C的振荡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27是表示纵向连接2级移相电路430C的振荡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28是表示振荡电路的变形例的电路图。
图29是图28所示的移相电路的变形例,表示包含LR电路的移相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泻精密株式会社,未经新泻精密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93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热式空调机及除霜方法
- 下一篇:非粉化防粘/耐磨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