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氨水溶液中萃取铜的改进β-二酮无效
| 申请号: | 97192113.X | 申请日: | 1997-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86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 发明(设计)人: | M·J·韦尼格;G·A·科多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亨凯尔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15/00 | 分类号: | C22B15/00;C07C49/1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爱 |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氨水 溶液 萃取 改进 | ||
1.一种从含铜的氨水溶液回收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使富铜的氨水溶液与不溶于水的β-二酮铜萃取剂接触,萃取剂溶解在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中,以从所述含氨水溶液中将铜萃取到所述有机相中,形成富铜有机相和贫铜水相;(B)分离所述水相和所述有机相;(C)使富铜有机相与酸性反萃水溶液接触,(D)从有机相中分离现在含有来自有机相的铜的所述酸性反萃水溶液;和(E)从所述酸性反萃水溶液中回收铜;特征在于该β-二酮萃取剂是高度空间位阻β-二酮,选自式I的β-二酮:其中R1至R7相同或不同,选自氢、芳基、含有6-18个碳原子的烷芳基、含有1-13个碳原子的烷基,其中R1至R7中的任何两个可以构成碳环,其前提是:(a)R1至R7中是氢的不多于四个,(b)整个分子中含有至少14个碳原子;
和式II的β-二酮:其中R是苯基或烷基取代的苯基,R′是5-8个碳原子的烷基,R″、R和R′相同或不同,选自氢,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和有7-14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其前提是(a)R″、R和R′中是氢的不多于两个,(b)所有R基团中总碳原子数至少为13。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R是苯基,R″是氢,R′是含有5-8个碳原子的支链烷基,R和R′是甲基。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空间位阻β-二酮是连接β-二酮的两个羰基的碳原子上有1-7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芳烷基取代基的β-二酮。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R″选自甲基和苄基。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二酮萃取剂是1-苯基-2-甲基-3-异庚基-1,3-丙二酮。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二酮萃取剂是1-苯基-2-苄基-3-异庚基-1,3-丙二酮。
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二酮是1-苯基-4,4-二甲基-1,3-十一烷二酮。
8.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萃取剂进一步包括羟基芳基肟。
9.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羟基芳基肟的存在量为催化量。
10.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羟基芳基肟是β-二酮的共萃取剂。
11.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羟基芳基肟的通式如下:其中,R1是具有1-25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族基团,或具有3-25个碳原子的乙烯不饱和基团,或OR3,其中R3是上面定义的饱和或乙烯不饱和基团,a是一个0、1、2、3或4的整数,R2是H,或上面定义的饱和或乙烯不饱和基团,其前提是:在R1和R2中的总碳原子数为3-25,或者是苯基,或R4取代苯基,其中R4是上面定义的饱和或乙烯不饱和基团,可以与R1相同或不同。
12.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羟基芳基肟选自5-庚基水杨醛肟,5-辛基水杨醛肟,5-壬基水杨醛肟,5-十二基水杨醛肟,5-壬基-2-羟苯乙酮肟,5-十二基-2-羟苯乙酮肟,2-羟基-5-壬基二苯酮肟,2-羟基-5-十二基二苯酮肟。
13.一种适合于从含有铜的氨水溶液中萃取铜的β-二酮萃取剂,包括通式II的β-二酮化合物:其中R是苯基或烷基取代的苯基,R′是烷基,R″、R和R′相同或不同,选自氢、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和有7-14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其前提是(a)R″、R和R′中是氢的不多于两个,(b)所有R基团中总碳原子数至少为13。
14.权利要求13的β-二酮化合物,其中R″选自甲基和苄基。
15.权利要求13的β-二酮化合物,其中R是苯基,R″是甲基或苄基,R′是支化己基,R和R′是氢。
16.权利要求13的β-二酮化合物,其中R是苯基,R″是氢,R′是含有5-8个碳原子的支化烷基,R和R′是甲基。
17.权利要求13的β-二酮,选自1-苯基-2-苄基-3-异庚基-1,3-丙二酮,1-苯基-2-甲基-3-异庚基-1,3-丙二酮和1-苯基-4,4-二甲基-1,3-十一烷二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亨凯尔公司,未经亨凯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9211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