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的饲养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7190994.6 | 申请日: | 1997-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98074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04 |
| 发明(设计)人: | 丹尼尔·爱德华·格伦伯格;守村慎次;河口真一郎;南章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吉发斯;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文琦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饲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使饲养水槽的饲养用水循环的设备的养鱼装置,特别是涉及,通过合理的设备组合,能够以低廉的费用,进行水质管理的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养鱼装置,它具有可挑出从设在饲养水槽底部的排出部流出的饲养用水,并将排出的水再次供给上述饲养水槽的循环设备。
这种饲养装置,因为是在饲养水槽内养鱼,因此,对于由鱼的新陈代谢带来的水质污染,要特别予以考虑。这样,先前提出的技术也必须考虑如何在饲养水槽和饲养用水循环设备等有限的空间中,高效率地除去水质污染。
为了在清除水质污染的同时,调整饲养环境,提高设备的效率,以往一般,作为养鱼装置应适当地设置收集水中残余饵料和鱼粪的过滤器,向饲养用水供给氧的曝气装置,处理饲养中产生的氨的氨处理装置或臭氧供给装置等。
在饲养装置的水质管理上,在盐,无机物,残余饵料和鱼粪,蛋白质,氨的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三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碳酸气与氧的处理特别重要。例如,众所周知,氨态氮对鱼是有害的。对于某种鱼,当饲养水中的氨态氮浓度超过3ppm(百万分之三)时,鱼吃饵料的情况就急剧变坏。另外,已知在硝化分解氨态氮时所产生的硝酸态氮,对鱼是没有害处的,但是,作为养鱼的容许量,根据鱼种的不同是不同的,其限度为50ppm~500ppm。
由残余饵料与鱼的生物代谢生成的粪,蛋白质等有机物和氨等,对水质污染的影响特别显著,因此,在饲养装置的水质管理上,要利用各个处理装置除去这些影响因素,或利用在循环路径中存在的生物代谢机能,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净化。一般,采用生物化学的氧要求量(以下称为”BOD”)作为水质污染的指标。BOD表示水中存在的细菌等的增殖,或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溶解在水中的氧量(毫克/升)。
例如,由鱼的代谢等产生的,成为生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的氮化合物(氨态,亚硝酸态,硝酸态),可以利用循环路径径中存在的好气性微生物,或嫌气性微生物等所谓脱氮菌和硝化菌等的代谢机能,加以净化。氨态氮(NH4-N)可以利用好气性的细菌的硝化作用被用生物方法氧化,变成亚硝酸态氮或硝酸态氮(NO2-N,NO3-N)。另外,利用嫌气性细菌,也可以用生物方法还原至氧化氮气体(N2O)或氮气(N2)。这时,为了获得生物还原所必需的能量,嫌气性细菌必须作为氢的供给体的有机碳源存在。
在利用这些生物的代谢机能的情况下,必须考虑生理活性,使代谢能在对生物合适的条件下进行。
例如,当硝化氨态氮(NH4-N)时,在BOD负荷低的情况下,硝化率大约可达100%。而当BOD负荷接近某个值时,硝化率急速地降低。又,当对亚硝酸态氮或硝酸态氮(NO2-N,NO3-N)进行脱氮时,在BOD负荷高时,脱氮速度快。即,对硝化作用和脱氮作用合适的BOD负荷值是相反的。
再者,在这种饲养装置中,例如,利用一个处理装置能同时达到消除水质污染和饲养环境的调整,对设备的省力化是好的。另外,各个处理装置还必须相互地对用其它的处理装置进行的处理进行修正和补充。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它提出了一个通过合理地组合设备,能用低廉的费用,进行水质管理的饲养装置。
发明梗概
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养鱼装置,它具有循环设备,该设备可以排出从设在饲养水槽底部的排出部放出的饲养用水,并将排出的水再次供给上述饲养水槽;在上述循环设备上还设有捕获装置,残余饵料检测传感器,脱氮装置,泡沫浮起装置,紫外线杀菌装置,氨处理装置和曝气装置;该捕获装置可收集水中所含的残余饵料和粪等;该残余饵料检测传感器可检测水中所含的残余饵料,脱氮装置可对水中所含的氮化合物进行脱氮;泡沫浮起装置可供给空气和/或臭氧,产生气泡,收集气泡,并除去水中的表面活性物质;紫外线杀菌装置可对循环的饲养用水进行杀菌;氨处理装置可分解处理水中的氨;曝气装置可将氧溶解在水中;上述脱氮装置配置在上述泡沫浮起装置的上游,从成为主流的循环路径径分支出来的循环路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吉发斯;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吉发斯;日立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909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