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动贴标签机无效
| 申请号: | 97190875.3 | 申请日: | 1997-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56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关根清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C11/02 | 分类号: | B65C11/02;B41K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健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贴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动贴标签机,该手动贴标签机在暂时粘贴、排列在带状台纸上的多个标签上分别印上价格、日期等符号,每次印字时从台纸剥离标签,将其贴在物品或其包装物上。
背景技术
手动贴标签机由于是拿在手上对其进行操作,所以理所当然从过去以来一直要求小型并且重量轻。然而,由于最近不仅超市等大型商场而且一般的小卖店也广泛使用,所以低成本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由于得以广泛使用,所以使用手动贴标签机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比较草率地使用、不习惯的人使用的情形也变多起来。因此,不但需要结实,而且需要无论怎样使用都能得到规定的印字浓度。为此,针对不受操作者握捏操作速度影响、可常时得到规定浓度的印字的所谓定压机构被提出了许多方案,其中一例公开于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6-171636号中。
然而,在该公开公报所记载的定压机构中,分别设置进行握捏操作的手动操作柄和操作印字器的臂(手动臂),在其间设置弹簧(冲击弹簧)或中间构件等,构造非常复杂。另外,对于手动操作柄与臂之间的连动关系以及作用于臂的多个弹簧力等,需要附加各种条件,制造能经得住严酷使用的产品很困难,另外,特别是存在成本提高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极为简单的手动贴标签机,它可以获得稳定的印字浓度,其稳定程度在实用上没有问题。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动贴标签机,该手动贴标签机装填有标签带,该标签带在长尺寸的台纸上排列、暂时粘贴多个标签,在手动操作柄的握捏行程中,使印字器从静止位置动作,与标签接触从而印字,在该手动操作柄的释放行程中,使印字器恢复到静止位置,同时使移送滚筒回转,将该标签带移动1枚标签的距离,而且从台纸剥离印了字的标签,使其一部分从本体凸出到外部;其中,具有棘爪和棘轮,该棘爪具有爪部和被上述手动操作柄推压而产生挠曲的弹性部,并在上述手动操作柄的握捏行程中往动,在释放行程中复动,该棘轮具有由长齿面和短齿面构成的多个棘齿,在上述棘爪往动时上述爪部朝着齿顶在长齿面上滑动,在上述棘爪复动时上述爪部推压短齿面而使棘轮回转,从而使上述移送滚筒回转,在上述棘爪往动时,在上述爪部于上述长齿面上滑动期间,上述手动操作柄使上述弹性部产生挠曲,其弹性力作为抵抗力作用于上述手动操作柄,在上述爪部越过上述齿顶的瞬间,该抵抗力突然减小,上述手动操作柄使上述印字器冲击性地接触在上述标签上。这样,可与手动操作柄的握捏速度无关地获得稳定的印字浓度,并能以更低的成本制造出重量轻而且牢固的手动贴标签机。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手动贴标签机的、将外壁一方去掉后示出的侧视图;
图2为从图1去掉一部分部件后示出的与图1同样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底盖的接合构件的透视图;
图4A图1的要部放大图;
图4B为将外壁去除后示出的图4A的后视图;
图5A为手动操作柄的握捏行程途中与图4A同样的侧视图;
图5B为将外壁去除后示出的图5A的后视图;
图6A为手动操作柄的握捏行程的最终位置处于图5A同样的侧视图;
图6B为去除外壁后示出的图6A的后视图;
图7A为手动操作柄的释放行程途中与图4A同样的侧视图;
图7B为去除外壁后示出的图7A的后视图;
图8为打开底盖的状态下与图1同样的侧视图;
图9A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9B为解除底盖的瞬间的与图9A同样的放大图;
图9C为示出刚解除底盖后的状态的与图9A同样的放大图;
图10为示出图1中印字器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11为沿着图10的A-A线的要部剖视图;
图12为沿着图10的B-B线的要部剖视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形式
首先,说明本实施例的构成。图1如上述那样将构成手动贴标签机本体(即壳体)的二个外壁中的一方拆去后加以表示。为此,在图1中,仅示出另一方的外壁1。图4B、图5B、图6B及图7B为从图1的背面侧将外壁1拆去后加以示出的情形,在这些图中示出另外一个外壁2的一部分。这些外壁1、2用合成树脂制成,而且呈大体对称的形状,在相互间设有规定的空间,由轴3、4、5、6、7、8、9相互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908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