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通路的虚拟静态路由无效
申请号: | 97190193.7 | 申请日: | 1997-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41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杰弗里J·蒂姆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托罗拉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亚川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通路 虚拟 静态 路由 | ||
本发明涉及一个通信系统,具体来讲,涉及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的路由数据的方法和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在通信系统中用于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路由单元的方法和设备。
在普通的电信交换网络中,必需首先建立在源和目的地之间的通信通路,在诸如传真、电子邮件或语音等数据沿着建成的通路传播之前。当建立和释放通信通路时,出现穿过网络的传播延迟。为获得电话呼叫的目的地,普通电信交换网络必须向一个远程数据库系统发出消息以请求用于特定呼叫的路由信息。远程数据库系统提供路由信息的菜单,并且根据从电信交换系统来的请求,路由信息从数据库中被选出。然而,普通电信交换系统没有能力产生局部的路由信息,去响应包含异步传输模式(ATM)单元的呼叫。
包含ATM通信系统中ATM单元的单元中继技术正在成为用于通信系统的所选择的方法。这样的网络可以承受来自不同的诸如数据、语音、图象以及视频等应用的传输类型的宽范围的变化性。
为了以有效方式使用尽可能少的共享资源在节点间传送信息,由于沿路由的多变的操作条件(如,存在一对节点间的多重通路),必须遍及系统传送以广播路由的适当的控制开销(以及由此引起的在共享传通通路中的额外开销),和在呼叫开始及结束时用于建立和清理系统资源的资源分配,考虑最佳路由采用折中方案。各种方法被用来实现在单元交换系统中的高吞吐量和极小延迟。这些方法中包括利用单元的有效负载的一部分来包含返回地址。然而,这个方法需要一个集中化系统,地址单元被送到一个路由器机构用于登录对话。
其它现有的技术方法包括使用一个路由建立单元和一个路由拆卸单元在不同节点之间建立和释放连接通路。在这种系统类型中,交换模型产生包含虚拟电路识别器的带有跟在后面立即被传输的数据单元的路由建立单元,识别用于这些单元的连接通路,沿着专用虚拟电路接到中继宽带交换模块,但是在此之前连接的确认被接收。象这样的方法对于传真传输、电子邮件和语音等特征是长度极短的消息,可能建立连接通路比实际上发送消息要花费更长时间。
因此,最好是提供一个改进的电信交换系统,可局部地产生用于单元的路由信息而减小处理的开销和连接时间。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在基于单元的交换系统中用于有效路由数据流的方法,此系统具有多个节点,包括在节点的第一组中的一个源节点,节点的第一组中的一个第一组中间节点,节点的第二组中的一个目的节点,和节点的第二组中的一个第二组中间节点,此方法包括:在源节点处接收数据之前,在第一组中间节点中预置一个地址译码表来确定从第一组中间节点到第二组中间节点的预置通路;并且对确定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单元的路由进行响应:在源节点中设置地址译码表来确定从源节点到第一组中间节点的通路,并通过预置通路到第二组中间节点;并且在第二组中间节点中设置地址译码表来确定从第二组中间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通路。
本发明提供了在基于单元的交换系统中用于有效路由单元的一个系统,包括:多个节点,包括在节点的第一组中的一个源节点,节点的第一组中的一个第一组中间节点,节点的第二组中的一个目的节点,和节点的第二组中的一个第二组中间节点,其中每一个节点包括一个地址译码表用于存储路由信息;在源节点处接收数据之前,在第一组中间节点中预置一个地址译码表来确定从第一组中间节点到第二组中间节点的预置通路的装置;在源节点中设置一个地址译码表来确定从源节点到第一组中间节点,并经预置通路到第二中间节点的通路以响应确定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路由单元的装置;并且在第二组中间节点中设置一个地址译码表来确定从第二组中间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通路以响应确定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路由单元的装置。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简图。
图2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在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用来传输数据的数据结构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所描述的中心基站控制器(central-based sitecontroller)(CBSC)的诸构架(shelf)的简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帧内(intraframe)连接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帧间(interframe)连接的框图。
图6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多重构架和帧及它们相互连接的更详细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单元的框图。
图8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动态建立一个上行线路通路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动态建立一个下行线路通路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BTSI和代码转换器之间的包含构架间(intershelf)路由的上行线路地址译码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托罗拉公司,未经摩托罗拉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901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