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绿卟啉用于生产治疗继发性白内障的药物的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7180428.1 申请日: 1997-12-08
公开(公告)号: CN1246054A 公开(公告)日: 2000-03-01
发明(设计)人: H·E·梅多斯;D·温克斯特恩;D·R·马莱克;N·巴斯阿尼奇;A·M·里克特;J·G·利维;C·A·哈里托;G·休伯;J·鲁特曼 申请(专利权)人: QLT光治疗股份有限公司;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学;汽巴视觉股份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1/40 分类号: A61K31/40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陈文青
地址: 加拿大不列***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卟啉 用于 生产 治疗 继发性 白内障 药物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动力疗法(PDT)防止继发性白内障的用途,更具体地说,涉及绿卟啉在这种PDT治疗中的用途。

现有技术

在美国,摘除白内障是最平常的手术之一。继发性白内障,尤其是后囊浑浊化是白内障摘除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不论是否植入后眼房眼内晶状体。根据患者年龄,该症发病率为15-50%,一般是继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后发生。虽然眼外科医生知道继发性白内障的发病率,而且注意尽可能清除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例如在植入人造眼内晶状体之前),但是确认所有这类细胞很难,而且,常常很难接触到晶状体囊内表面上的这类细胞。

继发性白内障作为术后影响又称“后发白内障”。有人认为,“继发性白内障”含意模糊,因为它还常被用来指那些继各种眼病后发生的白内障。参见Kappelhoff,J.P.等,“后发白内障的病理学小综述”,Acta Opthamol.Suppl.,205:13(1992)。就本发明目的而言,继发性白内障指,基于组织学观察结果,在切除白内障后,后囊上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甚至包括虹膜衍生碎片细胞的增殖,而不包括残留后囊本身内部不相关变化引起的结果。

虽然植入的眼内晶状体本身被认为是为了抑制晶状体囊的浑浊化,但对此机制知之甚少。已有人提出,眼内晶状体通过限制类晶状体(lentoid)形成所需的空间和维持晶状体上皮细胞转化所需线性构架来作用于继发性白内障。Nasisse,M.P.等“无晶状体和假晶状体眼内的晶状体囊浑浊化”,Graefes Arch.Clin.Exp.Opthalmol.233(2):63(1995)。另有人提出,眼内晶状体促进继发性白内障的发展。Nishi,O.等,“去除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眼内白内障手术”,J.Cataract Refract.Surg.17:471-477(1991)。但是,继发性白内障经常发生且有治疗的必要。

各种缓解继发性白内障浑浊化的方法包括,例如,不致外伤的手术和皮质清除术。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和其它技术参见Apple,D.J.等,“后晶状体囊浑浊化”,Survey of Ophthalmology,37(2):73(1992)。这类治疗继发性白内障的“常规”疗法本身具有严重的副作用,其中包括视网膜脱落和对植入的眼内晶状体造成损伤。参见例如Lundgren,B.等,“继发性白内障:用家兔研究继发性白内障的体内模型”,Acta Opthalmol.Suppl.205:25(1992)。所以,就原白内障手术的成功而言,选择防止继发性白内障的技术特别重要。

所以,已经提出或评价了多种防止继发性白内障的实验性技术。其中包括用肝素来抑制后囊表面上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和增殖。Xia,X.P.等,“用肝素抑制继发性白内障的细胞学研究”,Chung Hua Yen Ko Tsa Chih,30(5):363(1994)和Xia,X.P.等,“用肝素抑制继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Chung Hua Yen Ko Tsa Chih,30(6):405(1994)。

其它防止继发性白内障的方法包括化学修饰晶状体囊的后囊表面,即某些化合物与之共价结合然后发生聚合反应。Lindquist,b.等,“防止继发性白内障的方法”,美国专利5,375,611(1994)。另一种方法涉及在从眼内去除天然晶状体之前,先在前囊和天然晶状体之间注射杀细胞物质。这类杀细胞物质最好是以较强的酸或碱调节的水溶液,其中可以包含粘弹性物质或染料。Dubroff,S.,“囊外白内障眼科手术后防止后囊浑浊化的组合物和白内障手术方法”,美国专利5,273,751(1993)。

与本发明比较相关的是防止或逆转白内障形成的化学方法,其中包括使用能够降低晶状体相分离温度并防止或抑制形成浑浊、高分子凝聚体和白内障其它物理特征的的化学组合物。参见Clark,J.I.等,“利用相分离抑制剂的白内障化学防止和逆转”,美国专利5,401,880(1995)。

使用单克隆抗体来防止继发性白内障也已经有所报道。例如,先在前眼房引入晶状体上皮细胞特异性补体固定性单克隆抗体,然后进行囊外切除。在这类单克隆抗体与所有存在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结合后,在前眼房内引入补体,由此引起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溶解。Emey,J.M.等,“抗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和防止囊外切除术后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方法”,美国专利5,202,252(199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QLT光治疗股份有限公司;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学;汽巴视觉股份公司,未经QLT光治疗股份有限公司;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学;汽巴视觉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804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