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车缝纫机的上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97123056.0 | 申请日: | 1997-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73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 发明(设计)人: | 三辻登四郎;小松邦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D05B27/04 | 分类号: | D05B2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平车 缝纫机 上移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在缝纫机床的上部设置和缝纫机床内部的移送齿(下移齿)同步动作的移送齿(上移齿),根据两移送齿在缝制布料上下的移送力使之送入至落针位置内的平车缝纫机的上移装置。习知技艺及其问题点
缝纫机的缝制是把供给缝纫机上的缝制布料根据从缝纫机臂下垂的压件经落针位置的前后夹持,通常是,根据内装在缝纫机床的移送齿,在前述缝纫布料加上移送而进行。前述移送齿的结构为:是通过由众所周知的移送机构连结在缝纫机内部的主轴,和缝纫机各部分的动作连动而进行在沿移送方向略垂直面内的椭圆运动,在该运动轨迹的上部突出至缝纫机床上,在该突出时把缝制布料夹持在和前述压件的下面之间给予移送力。
可是在该构成中,因在缝制布料时,只会从其下侧加上移送力,例如,将易滑材料构成的缝制布料重叠数张缝制时,会有在外加移送力的下侧布料与沿着压件滑动的上侧布料之间造成容易偏移的问题,为了得到无缝制偏移的良好缝制品,需要在落针位置前侧藉操作者巧妙地进行移送调节,从而成为阻碍提高生产率的一个原因。
因此,在各种工业用缝纫机具有将和缝纫机内部的本来的移送齿(下移齿)同步地进行移送动作的移送齿(上移齿),配置在落针位置前的缝纫机床上,使供给至缝纫机床上的缝制布料夹持在上下移送齿间,而在缝制布料的上下两侧给予移送力的上移装置。
设有此种上移装置的平车缝纫机,已揭示于例如,特开平7-328258号公报(Japanese Patent Application Laid-Open No.7-328258(1995))。图1为显示该上移装置所构成的缝纫机臂前端部的侧断面图。图中A为缝纫机臂,在该缝纫机臂A具有在其下端安装压件2a的压杆2,同时,在该压杆2前侧(图右侧)有移送杆1,更且,藏在该移送杆1的背面侧,在其下端安装有针3的针杆等分别朝着下方未图示的缝纫机床垂下支持。
上移齿1a在移送杆1的下端,位于针3的下降位置(落针位置)的正前安装,根据移送杆1的后述动作,与未图示的下移齿相同,在缝制布料的包含移送方向(从图的右侧向左侧的方向)的面内进行椭圆运动。
缝纫机臂A,在移送杆1贯通的前侧的颚部,内装在和缝制布料的移送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具有圆孔的轴承支持台30,在该支持台30的前述圆孔可自由转动嵌合保持有圆柱形的轴承线轴31。前述移送杆1在前述轴承线轴的大致中心位置,插穿于与其转动轴呈正交方向的插穿孔,并延长至缝纫机臂A的内部,根据轴承线轴31的插穿孔的滑动而上下移动,同时,根据相对于轴承支持台30的轴承线轴31的转动,可向前后摇动。
在缝纫机臂A的内部,其后侧上部有上下移送轴32,同时连设在后侧的室内配设有前后移送轴33,以此可连接在缝纫机臂A内装的未图示的上轴,通过该上轴的旋转而在预定范围内摇动。在前后移送轴33,以其前端向上固定杠杆34,同时在上下移送轴32以其前端向下固定有杠杆36,杠杆34的上端通过连杆35连结在向缝纫机臂A的内部的前述移送杆1上端所连设的弯曲杆37上端,同时杠杆36的下端则通过连杆38连结在移送杆1的中途部卡合其下端的伸缩杆39的上端,而连杆38和伸缩杆39的连结部通过连杆41连结在缝纫机臂A内设定的支点40。
根据以上的结构,移送杆1通过由杠杆34及连杆35传达至弯曲杆37上端的前后移送轴33的摇动,而以轴承线轴31做为枢轴摇动,并随着该摇动而安装在移送杆1下端的上移齿1a,以预定的行程前后移动,一方面,上下移送轴34的摇动是经过杠杆36及连杆38而传达至伸缩杆39,该伸缩杆39的上端以支点40为中心进行以连杆41的长度为半径的圆弧运动,该运动可经过下端的卡合部传达至移送杆1,且该移送杆1沿着轴承线轴31的插穿孔滑动,而使安装在下端的上移齿1a上下移动,根据该上下移动和前述前后移动的组合,可实现前述的椭圆运动。
在移送杆1的中途卡合的伸缩杆39上外嵌螺旋弹簧42,上移齿1a根据该螺旋弹簧42的弹力,在下位置后动时弹接在由压件2所压的缝制布料上面,形成可容许该缝制布料的厚度的差异,亦可实现移送结构。
可是,如上所述构成的现有上移装置中,为了使上移齿1a进行良好的动作,为了支持移送轴设在缝纫机臂A的颚部的轴承支持台30和轴承线轴31的嵌合部的加工,形成在轴承线轴31的移送轴1的插穿孔的内周加工,及移送轴1的对应部分的外周加工将要求很高的精密度,具有需要很多工时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未经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23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型空调器的冷却剂分配系统
- 下一篇:轻粉在制药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