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密度摇头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97122602.4 | 申请日: | 1997-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219010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英;吴崑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58 | 分类号: | H01R13/658;H01R13/46;H01R13/02;H01R23/00 |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密度 摇头 连接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尤指一种遮蔽效果好,抑制噪音效果良好,且具有组装机动性,可提供至少两个对接槽的高密度插头连接器。
电连接器“模组化”的目的,除了具有降低制造成本的意义外,最主要在于适应电脑或电子产品高性能化的趋势,使得外围串接的设备皆可在同一电脑或电子产品上统畴控制,以达到使用便捷的效果。因此,模组化在未来的发展势必为设计上必须考量的因素之一。相对的模组化演进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就现有组配空间,将各个不同要求的层面加以整合,以便能提供更机动的组配方式,使连接器的组装、材料库存管理等皆能达到尽善效果。以及如何为模组化的连接器赋予较好的抑制噪音的效果,均为值得探讨的课题。
公知插头连接器依所连接的系统功能不同,连接器本身有不同数量的导电端子,因而连接器的规格多,造成库存及物料管理上的问题,而且在电脑或电子产品高性能化的趋势下,若不尽快整合,会使不同种类数量的插头连接器增多,这样,不但仍存在既有问题,而且模组化的优点也无法充分发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至少两个并接连接器统合一体的高密度插头连接器,该高密度插头连接器不但具有良好的遮蔽与接地设置,且组装便捷能提供新的组合空间型式。
本发明高密度插头连接器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组装机动性的高密度插头连接器,利用多个连接器组件并接的特性,使组装上可选择的使用,即根据所连接系统的不同以预定规格的连接器作多个并接组装,以达到组件共用的效果,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高密度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具有插接面与焊接面,在插接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向焊接面延伸的对接槽,而在对接槽内设有多个端子收容孔,并凸设有中央槽道;多个导电端子,收容于多个端子收容孔内,具有接触部、干涉部及焊接部;及遮蔽构件,包覆于绝缘壳体上,其对应绝缘壳体的对接槽设有框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覆于具有至少一个对接槽的连接器插接面的遮蔽构件,该遮蔽构件至少具有第一遮蔽面,该第一遮蔽面上设有与插接面的对接槽相对应的至少一框口,且框口两侧进一步设有向连接器的对接槽内壁延伸、可遮掩对接槽内壁的第二遮蔽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密度插头连接器,包括:多个绝缘壳体,每一绝缘壳体具有插接面与焊接面,在插接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向焊接面延伸的对接槽,而在对接槽内设有多个端子收容孔,并凸设有中央槽道;多个导电端子,收容于多个端子收容孔内,具有接触部、干涉部及焊接部,其中接触部至少一侧高于中间。
根据本发明,由于插头连接器具有一可将多个连接器的绝缘壳体包覆的遮蔽构件,该遮蔽构件对应绝缘壳体的对接槽,设有可将对接槽的内壁遮蔽的框口。从而具有良好的接地与抑制噪音干扰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连接器插接面内的导电端子的至少一侧高于中间,借此可将噪音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之初,通过侧边较高的导电端子的接地作用排除,相反,在对接连接器拔出时,借助侧边接地作用最后脱离接触,以有效抑制噪音的干扰。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高密度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高密度插头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3A、3B为本发明高密度插头连接器导电端子与对接连接器插接及拔出的示意图。
请参阅图1,本发明高密度插头连接器1包括:两个绝缘壳体10、导电端子11及遮蔽构件12,其中该两绝缘壳体10为相同的构造形体,每一绝缘壳体10皆具有插接面101与焊接面102,在插接面101上设有延伸至焊接面102的对接槽103,用于提供与插座连接器(未示出)的对接。而在对接槽103内设有中央槽道104,其两侧壁上设有多个贯穿的端子收容孔1041,用于收容导电端子11。此外,在对接槽103的左右两侧设有导座105,其上具有套孔1051,用于与对接连接器的导柱(未示出)套接,套孔1051由下往上套设有套筒1052。在导座105的外围设有镶槽106,而位于对接槽103的外围设有三角形的扣合件107,用于提供与遮蔽构件12固结的支持。另外,为使得对接插座连接器可准确对接,在该中央槽道104的一侧设有凹部1042,另一侧为圆角,以提供识别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22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缸套的铸造汽缸体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山葡萄酒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