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江河截流大坝合拢时的施工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7122318.1 申请日: 1997-11-11
公开(公告)号: CN1069718C 公开(公告)日: 2001-08-15
发明(设计)人: 杨锡福;杨兴旺;杨繁荣;张贵岚 申请(专利权)人: 杨锡福
主分类号: E02B7/02 分类号: E02B7/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27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江河 截流 大坝 合拢 施工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IPC中E部EO2技术领域,涉及水利工程的一种施工方案,特别是一种在高流速、大流量江河截流大坝合拢施工中的方法。

在修筑拦江、拦河大坝过程中,对江河实施截流,按常规抛投大块石料,欲将大坝合拢时,由于水大流急坝头塌滑严重,即使将石块用钢筋串连组合也收效甚微,合拢难度极大,且流水不断将筑坝物料大量冲刷裹挟沉积在下游侧,为以后的施工和清淤增加难度及不便,因而工作量增大,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还使施工周期延长。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施工方案,减少筑坝物料被湍流冲刷裹挟向下游侧淤积,减轻坝头的塌滑程度,降低大坝合拢的难度,缩短工期,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

本发明是根据截流处的地理地质条件,在已部分筑成但尚未合拢的两段截流大坝或一坝一岸上,各设置临时性的锚桩3作为受力支撑点,控制长度和强度足够、横跨截流口门的缆绳1。缆绳1上依次牢固固定大小合适、数量适当、底部设有可启闭进水口的截流舟2,形成一条舟链。截流舟2可将旧铁壳船等改造而成或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内装填石头等重物并使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自动脱离。截流舟2两侧适当位置,根据需要设置能与舟体可受控分离的浮桶。大坝合拢开始,开启所有截流舟2的进水口并分离浮桶(可电动操作,以做到同时),舟链沉到大坝合拢处“龙口”内,就象一条硕大的项链横在河道水底,然后再沿坝头前伸的方向迅速抛填筑坝物料,直至大坝合拢。

由于截流舟的体积比通常大坝合拢时所抛投的石头的体积大得多(通常数块石头打孔串钢筋焊接组合也难望其项背),因而其效果也就好得多,还解决了大石头不易筹备等困难;截流舟这一“人造大石头”是人工用较小的石头等重物将舟体填充组装而成,所以非常灵活方便,运输也简便得多,并且对合拢时抛投石料用的大型设备的要求也可降低;多艘截流舟由缆绳等牢固的连在了一起,且缆绳的两端受控于锚桩,因而其抗御急流的能力极其强大,定位准确,避免和扭转了散抛的石头各自为战的不利局面,既不可能被冲向下游侧,也不会滚向上游侧(出现这一特殊情况的前提是河道泥砂质地疏松,湍流旋涡侵蚀局部河床地面造成,石质河底则不会发生);由于舟链几乎是同时沉到水底,这就产生了一个强大的群体效应,为大坝的合拢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竣工迅速,成效卓著。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截流处的河道断面图。

图2是图1所示截流处的俯视图。

图3是较深河流截流处的河道断面图。

图4是图3所示较深河流截流处的俯视图。

图5是更深河流截流处的河道断面图。

图6是图5所示更深河流截流处的俯视图。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在已部分筑成但尚未合拢的两段大坝上或一坝一岸上,各设置临时性锚桩3,并检查它们的牢固程度且确认满足要求;用强度和长度均足够的缆绳1与大小合适、数量适当、底部设有可启闭进水口的截流舟2,牢固的组成一条舟链。在大坝准备合拢之前,先将已组装、装填、封固好的舟链其缆绳1之一端,通过岸或岸相连的那段大坝上的锚桩3使之受控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向截流舟内装填石头等重物,因为另一段大坝由导流明渠4将其与对岸隔开,物料贮备欠丰且运输不便。然后用拖舶牵引舟链的另一端驶向导流明渠4(或导流洞)侧的那段大坝,并使缆绳受控于那段大坝上的锚桩3。一切准备就绪,同时开启各截流舟底部的进水口,舟链沉入水底,两段大坝上的人员立即动工,沿坝头伸展的方向抛填筑坝用的石头等物料。由于舟链的阻挡,河道底部水流趋缓,冲刷作用减弱,便于筑坝物料堆积,流失减少,坝头塌滑现象消除,坝头延伸、对接,最终大坝合拢。

实施例2:

如同例1那样设置、检查锚桩,但组装好的舟链暂不装填重物,而是空载牵引横渡截流口门。这样,由于舟轻吃水浅,即使风浪较大,也无途中意外沉没的危险。缆绳两端以两段坝(或一坝一岸)上的各锚桩3为受力支撑点并受控制。舟链到位后,再由运料船依次对各截流舟部分装填等量的重物,轮番数次,直至装填到符合要求为止,并将重物封固在截流舟内。准备就绪,同时开启截流舟底部进水口,以后的操作与例1的相应程序相同。

实施例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锡福,未经杨锡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223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