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重码汉语拼音输入法无效
| 申请号: | 97122020.4 | 申请日: | 1997-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85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8 |
| 发明(设计)人: | 童华;靳玲子;童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华;童欣 |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卫华 |
| 地址: | 10085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重码 汉语 拼音输入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属于中文信息输入与处理技术领域。
尽管现在中文编码方法已有上千种,各具特色,但还没有一种方法能把中文的输入变得象英文打字一样自然。基于标准汉语拼音的方法,每个熟悉汉语拼音的人都能做到会说则会用,而不用花费时间去学习容易忘记的复杂编码规则。然而,现行的标准汉语拼音原来只是为汉字做注音而设计的,本身不含词意,而且绝大部分是重码。比如参考商务印书馆1992年出版的新华字典重排本,其中重码的同音同调字Yi达69个之多。这种重码现象严重地降低了中文的输入速度,因为许多字往往要键盘和滑鼠并用,经过多步才能查到,从而妨碍了盲打。尽管有些流行的方案依靠人工智能,通过不断提供与上下文相关联的提示来提高汉字的输入速度,但是操作者打字时仍需不断地看提示,或多或少地打断了思维的连贯性。
鉴于现行汉语拼音输入方法中存在的不表意和重码多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输入自然、符合人们思维习惯的无重码汉字输入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使用普通英文键盘进行的无重码汉语拼音输入法,在该方法中:
a.对汉字用其汉语拼音+声调符号+表意表序符号进行编码,其中:
声调符号采用五个字符分别表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这五种声调,根据使用频度,将每种同音同调汉字以二十六为单位分组,最常用的第一组汉字的声调符号取对应该声调的字符一次,次常用的第二组汉字的声调符号取对应该声调的字符两次,以次类推;
表意表序符号用一个英文字母表示,有对应英文单词的汉字,表意表序符号取其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否则取其汉语拼音的首字母或其它便于记忆的字母;
b.对词组用其各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进行编码;
c.输入汉字时,在键盘上按该字、词的编码依序键入各码元。
以下结合发明实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是使用普通英文键盘实现的,其提出的无重码汉语拼音又称童靳拼音或中英组合语,英文名称为“Chinish”。
一.本发明的输入方法
1.无重码汉语拼音输入法编码原理
与每个汉字对应的编码分为三个部分:
·由26个英文字母构成的标准汉语拼音;
·由数字“1”到“5”表示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这五种声调的声调符号;
·由单一英文字母表示的表意表序符号,它代表该字在同音同调字之间的排列顺序。
根据使用频度,将每种同音同调汉字以二十六为单位分组,最常用的第一组汉字的声调符号取对应该声调的字符一次,次常用的第二组汉字的声调符号取对应该声调的字符两次,以次类推。属于同组的同音同调字则由不同的单一英文字母来区分。原则上,代表一个汉字字序的英文字母一般选为与该汉字相对应的英文单词的首字母。这样选定的英文字母既表序又可表意,便于记忆。在汉字没有英文翻译的情况下,比如专门用来作为姓氏的汉字,则可以由该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或其它便于记忆的字母来代表字序。
2.代码和简写
为了方便盲打,还可使用下面一组英文字母来代替声调符号调出第一组最常用的字:
1-h;2-j;3-k;4-1;5-f.
使用另外一组英文字母来代替声调符号调出第二组次常用的字:
11-z;22-x;33-c;44-v.
调出第三组次常用字则需要重复第二组声调符号的代码:
111-zz;222-xx;333-cc;444-vv.
为了减少击键次数,本发明提供了对常用汉字和词组进行简写的方法,而且保证简写和单字全拼不发生冲突,能混合使用。
对部分最常见汉字,可以用其汉语拼音或对应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空格键来简写,例如:
a都;b不;c从;d的;e而;f放;g个;h和;i以;j就;k快;l了;m没;
n年;o零;p派;q其;r人;s是;t他;u有;v于;w为;x下;y要;z在.
而对另外一部分最常见汉字,还可以用拼音+空格键来简写,例如:
yi一;er二;san三;qi七;jiu九;shi十;ni你;wo我;nin您;hao好.
在尽量不造成重码的情况下,还可以依照拉丁系统语言缩写的一般习惯,取每个字的汉语拼音的首字母来构成两个到五个字的词组和成语,而对大多数两个字的词组则采取各字汉语拼音双拼的方法,如出现重码则加上与该词组对应的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来编码。举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华;童欣,未经童华;童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220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果蔬保鲜膜
- 下一篇:有机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