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气门操纵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97120655.4 | 申请日: | 1997-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92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根本浩臣;田中重一;梶原滋正;椎木克昭;五味武嗣;石黑哲矢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1L13/00 | 分类号: | F01L13/00;F01L1/1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修哲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气门 操纵 机构 | ||
1.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气门操纵机构,其中发动机气门的操作性能可随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而改变,所述的气门操纵机构包括,
(a)一个动力传送装置,包括三个部件:
(i)一个绕一个轴转动的内轮,
(ii)一个绕所述轴转动并围绕所述内轮的外轮,
(iii)一个载体部件,它具有一个位于所述内轮和所述外齿轮之间的并用于绕一个与所述内轮和外齿轮的所述轴线相平行的轴转动的行星转子,其中,所述载体部件的转动与所述行星转子围绕所述内轮的转动按操作关系相关联;
(b)一个凸轮轴和一个固定在所述凸轮轴上的气门操纵凸轮,其中,所述三个部件中的一个在操作中,与所述的气门操纵凸轮相连,以便所述一个部件能够随着所述凸轮轴的转动而转动,并且所述三个部件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的发动机气门相连,和
(c)一个转动量控制装置,它在操作中与所述三个部件中的剩下的一个或第三个相连,用于根据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第三部件的转动量连续可变。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内燃发动机的气门操纵机构,其中所述的动力传送装置是一个行星齿轮式结构,其中所述的内轮是一个中心齿轮,所述的外轮是一个内啮合齿轮,所述的载体部件在其上包括至少一个行星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内燃发动机的气门操纵机构,包括一个其顶端与所述中心齿轮相连的臂,其中发动机气门与所述的内啮合齿轮相连,所述臂向所述的凸轮轴延伸,并设置在所述内啮合齿轮的一端上,并且所述臂的顶端与所述的气门操纵凸轮相接触,所述凸轮轴有一个与所述动力传送装置的轴相平行的轴,所述转动量控制装置与所述载体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内燃发动机的气门操纵机构,其中所述凸轮轴位置的设置使得从所述凸轮轴的轴向看,所述气门操纵凸轮的最外端的转动轨迹的投影与所述内啮合齿轮的外部周边表面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内燃发动机的气门操纵机构,其中所述转动量控制装置施加一个可变化的力,与通过所述另一个部件传送给所述第三个部件的一个反作用力相对抗;所述气门操纵机构包括一个弹簧,使所述发动机气门向一个关闭的方向移动,所述弹簧的弹力随着所述发动机气门在打开方向上的动作而增大;和一个与所述的第三个部件相连并能够提供一部分与反作用力相对的力的辅助力施加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内燃发动机的气门操纵机构,其中所述的转动量控制装置包括一个与所述第三个部件相连接的操纵部件,用来控制所述第三个部件的转动量,并且所述气门操纵机构包括一个用于检测所述操纵部件的运动量的检测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内燃发动机的气门操纵机构,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转动量控制装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内燃发动机的气门操纵机构,其中发动机包括有多个气门,并且所述的单一的动力传送装置固定在所述凸轮轴和所述多个发动机气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一种内燃发动机的气门操纵机构,其中所述多个发动机气门在与所述凸轮轴的轴线相平行的方向上设置成一排,并且当从与凸轮轴的轴线垂直的方向看,所述动力传送装置的所述内啮合齿轮在发动机气门的布置方向上,在其相对端,设置在所述发动机气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内燃发动机的气门操纵机构,其中所述的单一的动力传送装置固定在所述的凸轮轴和一对布置在与所述凸轮轴的轴线相平行的方向上的发动机气门之间,并且当从与所述凸轮轴的轴线相垂直的方向看,所述内啮合齿轮设置在所述的一对发动机气门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内燃发动机的气门操纵机构,其中所述外轮作为所述的一个部件在操作中,与位于所述的凸轮轴上的所述气门操纵凸轮相连接;所述内轮作为所述的另一个部件与所述发动机气门相连接;所述载体作为所述的第三个部件与所述的转动量控制装置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一种内燃发动机的气门操纵机构,其中所述的动力传送装置是一个行星齿轮式结构,并且所述内轮是一个中心齿轮,所述外轮是一个内啮合齿轮,所述载体部件在其上包括至少一个行星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2065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