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五氟苯基唑类并嘧啶无效
| 申请号: | 97119259.6 | 申请日: | 1997-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78792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15 | 
| 发明(设计)人: | K·J·皮斯;P·利尔斯;C·卡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氰胺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A01N43/90;//;231∶00;239∶00);249∶00;23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文青 |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苯基 嘧啶 | ||
本发明涉及特定的均三唑并嘧啶(triazolopyrimidine)化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含这类化合物的组合物,包括用这类化合物处理施加处的抵抗施加处真菌的方法,以及它们作为杀真菌剂的用途。
EP-A-0071792揭示了下式I化合物其中R1代表烷基、卤素、烷氧基、氰基、环烷基、芳基、芳氧基、硫代芳基、芳烷基、硫代芳基、芳基烷基、芳烷基氧基或芳基烷基硫代,它们各自任意地被卤素或烷氧基所取代;或(R1)n代表苯、1,2-二氢化茚或与苯环稠合的四氢萘环,上述的基团的芳基部分任选地被烷基、烷氧基、卤素或氰基所取代;n是1或2;R2和R3各自是氢、烷基或芳基,A代表氮原子或CR4基团,R4与R2相同,但也可为卤素、氰基或烷氧基羰基,或与R3一起形成含直至两个双键的烯基。这类化合物据说对各种植物病原真菌,特别是藻状菌类的植物病原真菌是有活性的。但是,该文献仅提供了这些化合物对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真菌卵菌纲的一个成员)的杀真菌活性。
EP 550113-A2揭示了下列通式化合物其中R1代表任意取代的烷基、链烯基、链二烯基、环烷基、二环烷基或杂环基;R2代表氢原子或烷基;或R1和R2与内部相邻的氮原子一起代表任意被取代的杂环;R3代表任意取代的芳基;R4代表氢或卤原子或为-NR5R6,其中R5代表氢用作或氨基、烷基、环烷基或二环基团,R6代表氢原子或烷基。这些化合物据说对非卵菌类的真菌,如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和丝孢菌类的真菌,如马铃薯早疫病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和灰色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是有活性的。
本发明提供了新颖的下式I五氟苯基取代的唑类并嘧啶(azolopyrimidines):其中:
R1和R2各自代表氢或任意取代的烷基、链烯基、炔基、链二烯基、芳基、杂芳基、环烷基、二环烷基或杂环基团,或
R1和R2与相邻的氮原子一起代表任意取代的杂环,
R3代表氢或卤原子或-NR5R6,其中R5和R6各自有与上述R1和R2相同的含义。
R4代表氢或烷基或芳基,
A代表N或CR7,其中R7的含义与R4的相同。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制备这些新颖化合物的新方法,并提供了在该新方法中制得的新颖的中间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杀真菌组合物,它包括载体和至少一种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作为活性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了在施加处抵抗真菌的方法,包括用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或含有本发明式I化合物的组合物处理施加处。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和特征可从如下的说明中得以显然。
现已令人惊奇地发现下式I新颖的五氟苯基唑类并嘧啶对广谱真菌具有优秀的杀真菌活性,它可通过包括四个商业上易得的离析物合成步骤的方法中得到
式I中A和R1至R4的含义同上述式I。
除非另作说明,这里所用的一般术语卤原子指溴、碘、氯或氟原子,特别是溴、氯或氟原子。
任意取代部分可被理解为未有取代或有1到最大可能数取代基的取代。典型的是存在0-2个取代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氰胺公司,未经美国氰胺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92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