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酸钠碳酸化法制备活性氧化铝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18123.3 | 申请日: | 199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18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贤;程昌瑞;周敬来;李林东;刘盛楹;李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F7/14 | 分类号: | C01F7/14;C01F7/02;C01F7/04;C01F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山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树巍,卫凌秋 |
地址: | 0300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酸钠 碳酸 法制 活性 氧化铝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活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铝酸钠碳酸化法制备活性氧化铝的方法。
活性氧化铝通常指γ-Al2O3或γ-Al2O3,η-Al2O3的混合物,在化工领域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如作吸附剂、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等。活性氧化铝的制备包括成胶、老化、洗涤、液固分离、干燥、焙烧,其中成胶制备拟薄水铝石是关键。
拟薄水铝石的制备一般以工业Al(OH)3为原料,经酸或碱溶后,再用碱或酸沉淀成胶的方法,其流程复杂,制作成本高,于是人们开发了以工业生产氧化铝的中间体铝酸钠溶液为原料,用CO2法生产拟薄水铝石工艺。如中国专利“氢氧化铝凝胶系列产品的二氧化碳法生产工艺”(CN1057443A)主要工序为原料制备,成胶、老化、洗涤、液固分离、干燥,可制备出拟薄水铝石、三水铝石或它们的混合物,其制备工艺中的原料制备是把工业铝酸钠溶液进行稀释和冷却,需专门设备来完成。成胶工序是先在反应器内加入制备好的铝酸钠溶液,在搅拌条件下通入CO2,控制终点pH值为10.5-12。成胶过程中,由于CO2的不断通入产生中和热而使反应温度逐渐升高,而且成胶终点pH高,范围也大,难以避免其它杂品相的生成,通常得到是以一种晶型为主的产物。同时机械搅拌存在搅拌速度的限制,不能使物料完全有效混合,很难获得具有窄的粒子大小分布的产品。这样该方法具有工艺流程长,机械搅拌混合效果差、成胶作业终点pH高且温度变化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鼓泡搅拌,成胶作业过程中温度恒定,pH低且变化小的铝酸钠碳酸化法生成拟薄水铝石,进而再制备活性氧化铝的方法。
本发明是选样实现的,以铝酸钠溶液为原料的碳化法制备拟薄水铝石凝胶,然后再得到活性氧化铝,由成胶、老化、洗涤、液固分离、干燥、焙烧步骤组成,其特征在于:
a.在成胶过程中,先通入空气和反应器内含有铝酸钠的溶液或不含铝酸钠的H2O鼓泡混合,升温至成胶温度35-85℃后,反应器内在通入CO2的同时加入NaAlO2溶液,并使溶液鼓泡,调节CO2和NaALO2的通入量以保持浆液pH=7.5-10.5;
b.成胶后的浆液中继续通入空气老化,老化温度35-85℃,老化时间0-6小时,最好为0.5-3小时;
c.老化后的浆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用35-85℃的水洗涤3-7次或不洗涤;
d.然后在干燥温度80-140℃进行干燥;
e.于450-650℃条件下焙烧即得活性氧化铝。
所述的pH值最好为8.5-10.5。
为实现上述方法所必要的专用设备是用中国专利“一种用于制备氢氧化铝的新型反应器”(ZL96213433.3),该反应器是由塔体塔帽和塔底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塔体和塔底连接处装有气体分布板,分布板布孔区的直径等于塔体直径,在塔底开有进气孔,在塔帽开有排气孔,在塔体开有进料口,出料口以及测温和取样口。
本发明通过调节pH、温度可获得多种物理化学性质的产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可在大范围内调节操作参数,且易控制。
(2)或满足间歇,连续操作。
(3)工艺简单。
(4)成胶过程中温度pH变化小,因此,可获得不同物化性能的产品,且其它杂晶含量少。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给反应器通入空气后,加入蒸馏水升温至70℃,在通入CO2的同时加入NaAlO2溶液,控制pH=10±0.5,30分钟后停止加料,继续通入空气,在温度和pH恒定条件下进行老化30分钟,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体用60-70℃的水洗涤3次,在温度120℃下干燥,经500℃温度焙烧得到活性氧化铝。产物的物理性质如表No1。
实施例2
成胶与老化温度为73℃,pH=8.5±0.5,洗涤操作中水洗温度40-50℃。其余同实施例1,产物的物理性质如表No2。
实施例3
成胶与老化温度为55℃,老化时间为3小时,其余同实施例1,产物的物理性质如表No3。
实施例4
成胶与老化温度为45℃,老化时间为3小时,其余同实施例1,产物的物理性质如表No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81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杀菌软膏
- 下一篇:一种用固体超酸制备中间相沥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