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喷雾器无效
| 申请号: | 97116819.9 | 申请日: | 1997-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210037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业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业松 |
| 主分类号: | B05B9/08 | 分类号: | B05B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21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喷雾器 | ||
1、一种加一次化学反应物喷洒1瓶或多瓶药液的自动喷雾器,主要由药液瓶(1)、反应瓶(2)、反应阀(3)、安全阀(8)、加水盖(9)、密封件(10)、出水管(11)、喷射部件(13)和背带(56)等组成,其特征是:根据喷洒药液(16)的瓶数(1瓶、2瓶……10瓶……),一次性在反应瓶(2)内加入相应份量的反应物甲(17),和在反应阀(3)的酸罐(18)中加入相应份量的反应物乙(19),反应阀(3)用它的阀体盖(20)和密封件(10),固紧和密闭反应瓶(2)的瓶口,使反应阀(3)悬置在反应瓶(2)内的上部,安全阀(8)设置在反应瓶(2)上部的一侧,出气孔设置在反应瓶(2)上部的另一侧,药液瓶(1)上部一侧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与反应瓶(2)的出气孔相通,在反应瓶(2)的的出气孔至药液瓶(1)的进气孔之间,设置一个中间开关(5),反应瓶(2)内的二氧化碳气体(CO2↑),需经过中间开关(5)才能进入药液瓶(1)内,在药液瓶(1)的另一侧,装有出水接(12),出水接(12)的下部连接出水管(11)伸入药液瓶(1)内的底端,出水接(12)的上部连接喷射部件(13),药液瓶(1)内加入了药液(16)后,用加水盖(9)和密封件(10)固紧和密闭药液瓶(1)的瓶口,开启反应阀(3)使反应物乙(19)滴人反应物甲(17)中,化学反应开始,产生二氧化碳气体(CO2↑),气体经由反应瓶(2)的出气孔和药液瓶(1)的进气孔,进入药液瓶(1)内,并迅速形成压强,将药液瓶(1)内的药液(16)经由出水管(11)和喷射部件(13)压出药液瓶(1)外,进行喷洒作业;在二氧化碳气体(CO2↑)进入药液瓶(1)之前,设置一个滤气筒(4),将二氧化碳气体(CO2↑)中的少量酸雾(H2SO4↑)滤去;在药液瓶(1)的进气孔口端,设置一个悬浮阀(6),当药液瓶(1)内的药液(16)不断向外喷洒,瓶内液面下降低于额定液面约2/3时,浮标(23)将失去药液(16)的浮力而下沉,自动关闭悬浮阀(6),截止反应瓶(2)向药液瓶(1)供输压力气体,以充分利用药液瓶(1)内的气压,将剩余的药液(16)喷洒完毕;前一瓶药液(16)喷洒完后,关闭中间开关(5),放尽药液瓶(1)内的余气,拧开加水盖(9),再向药液瓶(1)内加入后一瓶药液(16),进行后一瓶药液(16)的喷洒作业;当喷洒多瓶药液(16)后,若气体已经用完,药液瓶(1)内仍有药液(16)还需继续喷洒完,可将中间开关(5)关闭,开启安全阀(8),放尽反应瓶(2)内的余气,添加适量的反应物,继续进行化学反应,补充二氧化碳气体(CO2↑),再开启中间开关(5),把药液瓶(1)内的药液(16)喷洒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喷雾器,其特征是:药液瓶(1)和反应瓶(2)设成两个圆瓶直立、并列、耐压的组合体,两个圆瓶上部的内侧,在反应瓶(2)的出气孔和药液瓶(1)的进气孔之间,设有中间开关(5)、滤气筒(4)和悬浮阀(6)等气孔相通的共同的组合阀座(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喷雾器,其特征是:反应阀(3)由阀体盖(20)、酸罐(18)、阀杆下节(24)、密封件(25)、密封件(26)、阀杆上节(27)、弹簧(28)、内丝圈(29)、外丝套(30)、螺旋开关(22)、垫圈(55)、螺栓(31)等组成,阀体盖(20)中间开口向上的套筒筒壁,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用外丝套(30)和内丝圈(29)与套筒的内螺纹配合并紧,调节弹簧(28)的压力,用螺旋开关(22)与套筒的外螺纹配合,作用阀杆上节(27)和阀杆下节(24)带动密封件(26)上下移动,开启和关闭滴酸口(32),阀体盖(2O)的底端和酸罐(18)的口部,用螺纹配合固紧密封件(25)的外沿台边,用阀杆上节(27)下部的螺栓与阀杆下节(24)顶部的内螺纹配合,固紧密封件(25)的内环的台边。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喷雾器,其特征是:密封件(25)是软质伸缩隔膜,伸缩隔膜的内环与外环之间,设成能扩大内环与外环轴向上下伸缩的径向异形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喷雾器,其特征是:酸罐(18)筒壁的上部,设有加酸盖(33)的加酸口(34),阀杆下节(24)在中心通孔的顶端,设气孔(35)高于酸罐(18)的加酸口(34),以扩大酸罐(18)的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业松,未经李业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68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