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气泡去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116644.7 | 申请日: | 1997-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208022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17 |
发明(设计)人: | 稻田太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昕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5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泡 去污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气泡去污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溶存气体漂浮法(dissolved air flotation)以除去水中污物的去污装置。
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微气泡污水去污装置中,如图4所示,首先由加压泵2经由管线9及3将水1及空气抽入并加压使空气溶于水中,与空气混合的水进入缓冲筒4后流入管线5,并由减压阀6减压后流回污水池中。按照亨利法则,压力愈大时空气溶于水中的量愈大,压力减少后水溶解空气的能力减少,因此从减压阀流出的水将会释出过饱和的空气而在污水中产生微小的气泡。此微小的气泡会附着在有机物、悬浮固体物等污物上,并因气泡的浮力而使此等污物浮出水面。借由一污物抽吸泵8将浮于水面的污物7除去即可维持水质的纯净。
上述装置的缺点在于加压泵2仅以其运转时入口所产生的负压将空气吸入,故无法产生足够微小的气泡,其气泡大而不均一,约在30μm以上。若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固体物等污物粒径小于10μm以下时,便无法吸附于较大的气泡,使得去污效果不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充分混合水、凝集剂及空气,增加空气与水接触的面积,以使空气大量溶于水中的微气泡去污装置;同时可以控制水、凝集剂及空气的混合量,以产生极微小的气泡,而且混有空气的水中添加凝集剂,以促进气泡与污物相互吸附,而达到更佳的去污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气泡去污装置,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微气泡去污装置包括一第一泵用于将凝集剂及水吸入并加压;一空气压缩机用于产生压缩空气;其特征为更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气液混合器,用以混合来自第一泵的凝集剂及水与来自空气压缩机的压缩空气,以使空气大量溶于水中;一第二泵,用以吸入并加压此水、凝集剂及空气的混合物;一第二气液混合器,用以充分混合此再加压的水、凝集剂及空气的混合物,以使空气大量溶于水中;一除气槽,位于第二气液混合器之下游端,用来除去未溶入水中的空气;及一安全阀,用于使排入污水池中的水、凝集剂及空气的混合物减压,以使溶于水中的过饱和空气释出而产生去污作用的微气泡。
以下将借由附图配合实施例来更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微气泡去污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气液混合器的部分剖面简图;
图3为本发明微气泡去污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公知微气泡去污装置的示意图。
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此微气泡去污装置包括:一第一泵11,用于将凝集剂及水吸入并加压;一空气压缩机10,用于产生压缩空气;一第一气液混合器16,用以混合来自第一泵11的凝集剂及水与来自该空气压缩机10的压缩空气;一第二泵12,用以吸入并再加压水、凝集剂及空气的混合物;一第二气液混合器18,用以充分混合再加压的水、凝集剂及空气的混合物,以使空气大量溶于水中;一除气槽20,位于第二气液混合器18的下方,用来除去未溶入水中的空气;及一安全阀21,用于使排入污水池中的水、凝集剂及空气的混合物减压,以使溶于水中的过饱和空气释出而产生去污作用的微气泡。
本实施例的操作可分成起始阶段及稳定阶段。在起始阶段,首先将主开关28打开,此时只有第一泵11及空气压缩机10开始运转,第二泵12、压力开关17及19、电磁阀22与水位开关26均为关闭状态。因为负压,第一泵11将水从吸水口13吸入,而药剂A及B则分别从阀14及15流入。经过第一泵11加压,进入第一气液混合器16中相互混合,然后到达第二泵12。此时第一气液混合器16中的压力升高,于是压力开关17变成“开”的状态,并接通电路25,启动第二泵12。第二泵12将此水与凝集剂的混合物再加压,依次流入第二气液混合器18、除气槽20、然后到达安全阀21。此时第二气液混合器18内的压力也会上升,而使压力开关19变成“开”的状态,而打开电磁阀22,使来自空气压缩机10的压缩空气进入第一气液混合器1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泵11及第二泵12的压力各设定为4.5kg/cm2,安全阀21设定为7.0kg/cm2,而空气压缩机10的压力设定为6.0kg/cm2。因为压缩空气的压力(6.0kg/cm2)大于第一气液混合器16中液体的压力(小于4.5kg/cm2),故压缩空气可以顺利地进入第一气液混合器16中与来自第一泵11的水及凝集剂混合,并依次经过第二泵12、第二气液混合器18、除气槽20、及安全阀21。此时此微气泡去污装置的操作开始进入稳定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昕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昕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66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