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难燃性苯乙烯系树脂组成物无效
申请号: | 97116261.1 | 申请日: | 199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74858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3-04 |
发明(设计)人: | 苏文义;薛东弼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5/06 | 分类号: | C08L25/06;C08L69/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文琦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县仁德***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难燃性 苯乙烯 树脂 组成 | ||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难燃性苯乙烯系树脂组成物,特别是指一种以苯乙烯系树脂及聚碳酸酯系树脂作为基础树脂,而和特定的芳香族二磷酸盐难燃剂混练,以得到一种具有优良耐热性、高耐冲击强度,射出成型时亦不会产生模具污染的树脂组成物。
由苯乙烯系树脂及聚碳酸酯系树脂混合而成的组成物,由于可改善各别树脂所存在的成形性、耐冲击强度、耐热性不佳等缺点,因此,经常被广泛使用在车子的内装饰品、家庭电器用品、办公室电器用品以及其他的电器材料上,且由于聚碳酸酯系树脂及苯乙烯系树脂混合而成的组成物经常被要求需要具有难燃的特性,因此,常会在组成物中加入适当的难燃剂,以达到难燃的效果。
为了达到难燃的效果,一般可以使用例如:四溴双酚-A(Tetra bromobisphenol-A)的卤族系难燃剂,但卤族系难燃剂在成型时会分解析出有毒物质,因此,在使用上会产生环保的问题;另外,亦可使用例如:三亚磷酸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三磷酸甲苯酯(tricresyl phosphate)、二苯基磷酸甲苯酯(diphenylcresyl phosphate)等磷酸酯系难燃剂的非卤族系难燃剂,但上述难燃剂由于熔点低,会导致成型品耐热性的降低,在射出成型时该难燃剂也容易迁移至成品表面,造成模具的污染,并产生所谓的表面析出(plate out)缺点。
本发明人乃有鉴于一般苯乙烯系树脂和聚碳酸酯系树脂在混练时,若使用不当的难燃剂,将产生上述缺失,故乃本著精益求精的精神,针对上述缺失作改良。
于是,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具有优良耐热性、高耐冲击强度,并且在射出成型时不会污染模具的难燃性苯乙烯系树脂组成物。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难燃性苯乙烯系树脂组成物乃包含:
(一)100重量份的基础树脂,其包含:
(1)苯乙烯系树脂2~55重量%,其是由下述各成份所组成:
一重量平均粒径0.5~10μm的块状或溶液接枝共聚物A 1~30重量%,
一重量平均粒径0.05~0.8μm的乳液接枝共聚物B 1~25重量%,
一苯乙烯系共聚物C 0~53重量%
(2)聚碳酸酯系树脂D 45~98重量%;
(二)1~30重量份的芳香族二磷酸盐难燃剂E;
其中,块状或溶液接枝共聚物A的橡胶含量占难燃性苯乙烯系树脂组成物橡胶总含量的3~40重量%,且该难燃性苯乙烯系树脂组成物的橡胶粒子的重量平均粒径为0.3~2μm。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组成物中添加聚四氟乙烯,其添加量乃占基础树脂的0.02~2.0重量份;该难燃性苯乙烯系树脂组成物的橡胶粒子的重量平均粒径较佳为0.32~1.2μm。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本发明的块状或溶液接枝共聚物A,是将橡胶状聚合物5~30重量份,以及总合100重量份的下述单体混合物,以块状及/或溶液聚合法聚合而得,上述单体混合物包含:苯乙烯系单体50~90重量份,丙烯腈系单体10~50重量份,及可共聚合单体0~40重量份,当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到达40~90重量%时,再使上述共聚物溶液经脱挥发步骤移除未反应单体及挥发成份,即可制得重量平均粒径0.5~10μm的块状或溶液接枝共聚物A。
本发明块状或溶液接枝共聚物A可藉由连续式块状或溶液聚合反应的反应器来完成,上述反应器包括:柱状流式反应器、完全混合式(CSTR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反应器,或者含静止型混合元件的管反应器等,其中以完全混合式反应器为佳,而反应器数量可为一个,也可并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制造本发明块状或溶液接枝共聚物A时,可将聚合引发剂加入反应中,该聚合引发剂包括:过氧化酰类、过氧化酯类、过氧化缩酮类、过氧化碳酸酯类,以及具有硝基与环已烷环的偶氮化合物等,前述聚合引发剂的添加量通常基于100重量份的单体0.01~1.0重量%。
上述反应器的反应温度是控制在80~200℃,最好控制在90~160℃间,而反应器的压力是控制在1~5kg/cm2之间,至于原料溶液滞留在反应器内的时间宜在1~5小时;而为了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使用例如:正-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萜品油烯等的链转移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62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射性物质去污方法
- 下一篇:用于人孔内盖的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