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基专用插板船有效
| 申请号: | 97112876.6 | 申请日: | 1997-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91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富强;陶松垒;张志坚;盛高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围海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旭 |
| 地址: | 3156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塑料 排水 加固 专用 插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基专用插板船,属于海上软基加固专用设备。
自80年代引进塑料板排水法技术以来,陆地上打设排水板已在高速公路、机场跑道,码头堆场等工程的软基加固中广泛应用。如中国专利申请88220119.0号公告了一种《软地基础多用加固机》,全机由两栖式行走机构、动力部分、压入式插板工作装置、支撑部分、操纵室、液压传动部分等组成。采用链条式插板插入装置,可插排水管、沙井及埋设炸药多用途。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大工业的发展,海洋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日趋迫切,而高滩海涂已所剩无几,大量的都在低潮位附近软弱地基上围海筑堤,海上软基加固的问题十分突出。由于海上作业具有水深、风多浪大、潮涨潮落、海底面不平等特点,直接应用塑料板排水法具有相当的难度。日本特许专利JP特开昭61-106819中的附图8公开了一种海上作业的专用插板船,插板装置通过船体上的中空贯通部将塑料板插入地基中,其存在的缺点是,每插一块塑料板就必须移动船体再插另一块。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船体一次定位即可多次打设作业的水下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基专用插板船。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水下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基专用插板船,船体为双体结构,船上安装有插板装置,所述船体中部为贯通部分,插板装置通过贯通部分将塑料排水板插入泥层中;其特点是在船上还安装有行走机构,而所述插板装置则安装在行走机构上,在插板装置的末端设有剪板机构。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水下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基专用插板船由于设有行走机构,因此在船体一次定位的情况下,可进行多次打设作业,同时本发明还解决了海上插板施工难以剪板的难题,并具有打设面积大、重心低、稳定性好、抗风浪性强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水上插板船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水上插板船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水上插板船插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水上插板船插板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水上插板船插板装置中导流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仰视图。
图8为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水上插板船剪板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水上插板船剪板机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水上插板船上土工布铺设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水上插板船由船体(1)、安装在船体上的行走装置以及固定在行走装置上的插板装置(3)组成。船体及行走装置的结构参见图2,船体为双体船,船的中部为贯通部分(8),呈长方形,为作业区域,参见图11,以便插入装置通过贯通部分插入海底。而行走机构主要由位于船体上的横向导轨(5)、平台(6)及平台上的纵向导轨(7)组成,平台通过滚轮安装在横向导轨上,平台上装有纵向导轨,插板装置通过滚轮安装在纵向导轨上。因此插板装置可以在船体贯通部分任意移动。若需将插板装置固定则将滚轮刹住即可。插板装置的上端为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套管(4)相联,塑料排水板贯穿套管。套管插入海底泥层后,拔出套管时则将塑料排水板留在泥层内。若套管为钢性管,则需在平台上安置桩架(2)。若套管采用柔性管则无桩架,参见图3。该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为两对摩擦轮(9),通过摩擦力将套管(4)压入泥层内。对采用钢性套管的插入装置,驱动机构有振动锤机构和链轮静压机构两种,分别参见图4和图5。图4中套管的顶部为振动锤(11),通过振动锤不断振动套管,在自重作用下使之插入泥层内。塑料排水板(13)则从套管的上部伸进套管内。在振动锤的顶部装有滑轮(10),绳索(12)一端固定,一端通过其他滑轮与卷扬机(14)相连。当卷扬机转动时,即可将插入装置拔出。链轮静压机构参见图5,套管的顶端固定有托架(16),且环形链条(17)的一段也与托架相固定。当环形链条转动时即可带动托架上、下移动。环形链条与主动链轮(18)及被动链轮(16)啮合,主动链轮则由马达(19)驱动。为防止套管的摆动,在套管上还套有导向架(20),而导向架则固定在桩架上。
由于套管在水中也有相当长的部分,当海水流动时套管承受相当大的阻力。因此在套管外还套有导流体,如图6和图7所示。导流体(22)的截面形状为流线形,并且套在固定管(21)上。固定管则固定在桩架上。因此从轴向看,导流体可绕中心轴转动,套管(4)则可轴向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围海工程公司,未经浙江省围海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28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β沸石的改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胃肠炎及溃疡的复方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