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风湿类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7112673.9 | 申请日: | 1997-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71961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04 |
| 发明(设计)人: | 范振域;单友琴;杨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市光明中医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辉 |
| 地址: | 066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风湿 疾病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治疗风湿类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疾病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风湿类疾病是多发病、常见病、且多缠绵难愈,其中有些疾病可造成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甚至残废丧失劳动能力,它严重地危害着人民健康。而在我国危害最大的是“风湿四病”即风湿寒性(肌肉)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
现代医学所拥有的一些抗风湿病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多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阻止病情发展。虽然也有一些治疗风湿类疾病的中成药,临床上疗效很好,但不良反应较多如胃肠道出血反应,血小板减少。所以目前临床上尚没有一种既有良好疗效,又安全可靠的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炎镇痛,提高血清总补体含量、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的风湿类疾病治疗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风湿类疾病治疗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风湿类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就,从祖国医药宝库中,筛选出祛风湿、止痹痛、活血化痰、扶正培本、药膳同源的天然食用植物药。按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华,使其发挥消炎止痛,改善胶原纤维,使关节软骨细胞增生修复,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阻止、缓解风湿类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
当归5-15份 生川芎5-15份 生杜仲5-15份 生川乌5-15份
牛膝5-10份 木瓜5-10份 双花5-15份 五加皮10-25份
血竭花5-15份 海风藤10-25份 生单乌5-15份 莪术5-15份制备本发明药物的配方优选重量配比范围:
当归6-10份 生川芎6-10份 生杜仲6-10份 生川乌6-10份
牛膝6-8份 木瓜6-8份 双花6-10份 五加皮15-20份
血竭花6-10份 海风藤15-20份 生草乌5-15份 莪术5-15份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当归8份 生川芎8份 生杜仲8份 生川乌8份
牛膝6.5份 木瓜6.5份 双花8份 五加皮10份
血竭花6.5份 海风藤10份 生草乌8份 莪术8份
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药物的生产方法:
1.取以上生药漂洗、烘干、加入处方量38℃-54℃白酒进行浸渍,浸渍时间为4周。
2.过滤,滤渣用力压榨,所得余液与滤液合并,静置24小时,过滤后即为成品。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下述优点:
1.本发明选用药膳同源的天然食用植物药为原料,各组分符合药政法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风湿类疾病,不含激素,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副作用。
2.本发明无须煎煮、无苦涩感,服用方便,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法规定。
3.病症无论轻重皆可单独使用。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风湿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经100例系统临床观察,并选择病史、病情、年龄、性别及原治疗方法相当的风湿类疾病患者100例为对照组。从住院及门诊选择病例,按WHO制定的风湿类疾病诊断标准,确诊的成年风湿类疾病患者,在饮食疗法及药物治疗基础上,ESR增高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27-60岁,病程1月-25年。试验组:在原治疗基础上,停用抗风湿类药,服本发明药物。对照组:按常规抗风湿治疗,其中用法用量与试验组相匹配。采用相同方法定期检查ESR,观察三个月,一个月为一疗程,共三个疗程。
服用方法:5ml/次,日服3次,饭后服用。临床试验结果如表(1,2)
表1 服用本发明药自觉症状与体征变化:组别 例数 疼 痛 肿 胀 活动受限
前 后 前 后 前 后试验组 100 98 32 86 23 76 23对照组 100 96 69 87 60 73 40 X2 9.63 11.04 3.95 P <0.05 <0.05 <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市光明中医研究所,未经秦皇岛市光明中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26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防追尾碰撞预警系统
- 下一篇:耐磨性白黑板的制法及其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