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果树腐烂病的药膜剂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12665.8 | 申请日: | 199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410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9 |
发明(设计)人: | 阎应理;荆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正种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9/22 | 分类号: | A01N59/22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30013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果树 腐烂 药膜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果树腐烂病的药膜剂及制备方法。
苹果树腐烂病为我国苹果产区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发病率可高达100%,一般发病在40~50%。严重时可在二、三年内毁掉整个果园,是苹果生产发展中的一大障碍。
目前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农药有福美砷、843康复剂和病必清。由于福美砷主要用于树体喷雾防治,不能直接用于病疤治疗,且福美砷药效短,每年需喷7次以上才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因此它存在着药效短,防治费用过高等缺点。843康复剂和病必清因只能用于病疤治疗,而不能进行树体喷雾防治,因此其存在着防治效果差和功能单一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进行病疤治疗、又能进行喷雾防治且药效持续长、效果好的防治果树腐烂病的药膜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该药膜剂由聚醋酸乙烯、腐殖酸盐、羧甲基纤维素、福美砷、水和水玻璃组成,其重量配比为:
聚醋酸乙烯 16~26份 腐殖酸盐 1~4份
羧甲基纤维素 2~6份 福美砷 20~35份
水 18~26份 水玻璃 15~25份。
上述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聚醋酸乙烯 20份 腐殖酸盐 2份
羧甲基纤维素 4份 福美砷 30份
水 24份 水玻璃 20份。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混合聚醋酸乙烯和水玻璃:将聚醋酸乙烯加入水玻璃中搅拌均匀;
2)、配制腐殖酸盐溶液:将腐殖酸盐溶入85℃的1/3量的热水中搅拌均匀;
3)、配制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将羧甲基纤维素溶入85℃的2/3量的热水中搅拌均匀;
4)、将腐殖酸盐溶液和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混合并搅拌均匀;
5)、将聚醋酸乙烯和水玻璃的混合液与腐殖酸盐溶液和羧甲基纤维素溶液的混合液混合并搅拌均匀;
6)、在第5步骤完成的混合液中加入福美砷,搅拌均匀即制得药膜剂。
由于本发明是在物理保护膜剂中加入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铲除作用的杀菌剂,使药膜喷于树体后既可铲除原有的侵染菌,又能在树体表层形成一层保护膜。因此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药效持续时间长、效果好:由于该药膜喷用到树体上后不再溶于水,为此可以避免雨水冲刷,在田间树体上能持续180天以上保持成膜状态,使药效持续长达180天以上,一年只需喷两次药膜即可全年保护果树,防治效果达85%以上;
2、治疗果树病疤效果好:将本发明药膜稀释5倍进行果树病疤治疗,病疤愈合快、效果好,有效率达98%以上;
3、防治成本低:用本发明药膜剂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成本比常用杀菌剂的成本低。
本发明的药膜剂经在发病严重的果园进行试验,使发病株率由原来的82.1%降至5%以下;在发病率低的幼龄果园使用,发病率由8%降至0.6%,基本上控制了腐烂病的发生。为植病防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
聚醋酸乙烯 20份 腐殖酸盐 2份
羧甲基纤维素 4份 福美砷 30份
水 24份 水玻璃 20份。
生产方法如下:
1)、将20份的聚醋酸乙烯加入20份的水玻璃中搅拌均匀;
2)、将2份的腐殖酸盐溶入85℃的8份的热水中搅拌均匀;
3)、将4份羧甲基纤维素溶入85℃的16份的热水中搅拌均匀;
4)、将腐殖酸盐溶液与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混合并搅拌均匀;
5)、将聚醋酸乙烯和水玻璃的混合液与腐殖酸盐溶液和羧甲基纤维素溶液的混合液混合并搅拌均匀;
6)、在第5步骤完成的混合液中加入30份的福美砷,搅拌均匀即制得药膜剂。
实施例2:
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
聚醋酸乙烯 16份 腐殖酸盐 1份
羧甲基纤维素 2份 福美砷 20份
水 18份 水玻璃 15份。
生产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正种子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大正种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26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