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形聚硅氧烷为基体的液晶定向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 申请号: | 97112539.2 | 申请日: | 1997-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365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31 |
| 发明(设计)人: | 谢萍;崔利;唐永欣;张榕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9K19/38 | 分类号: | C09K19/38;C08G77/04;G02F1/1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形 聚硅氧烷 基体 液晶 定向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梯形聚倍半硅氧烷为基体的液晶定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定向膜的组成材料是带侧链的梯形聚倍半硅氧烷,侧链与基体连接方式分为竖接型和侧接型两种,所述竖接型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的结构式为:或所述的侧挂型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的结构式为:或式中R2a,R2b,R2c或R2d为H或低级硅烷基,R3b为C1-C10的烷基或芳基,R3为烷氧基,R4为NO2,R5为H、甲氧基或己氧基,R6为NO2,CN,上述结构式中的m为3或11,A、B为苯基,Z为CH=N-,-N=N-,COO-或碳碳单键,X为2-6,Y为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定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相连接的烷基为甲基、乙基或丙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定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相连接的芳基为苯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定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相连接的低级硅烷基为硅甲基、硅乙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定向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顺序步骤制成:
(1)在反应器中将烯类单体、溶剂、催化剂混合,通氩
气,保持在80-100℃,加入聚氢基甲基倍半硅氧烷,搅
拌下反应16-72小时,得到带侧链梯形聚倍半硅氧
烷溶液,
(2)将带侧链的梯形聚倍半硅氧烷溶液滴在清洁玻
璃基板上,利用甩膜机在1000-2000rpm转速下旋转涂
膜形成均一透明薄膜,
(3)将得到的高分子膜180℃热处理8小时后得到固定
化的高分子膜,
(4)将上述涂制的高分子膜在摩擦机上进行摩擦处理,基板上所加载荷为10-50gram/cm2,主导滚筒以2-5mm/s的速度带动布面移动3-15米,摩擦定向过程在25℃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定向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顺序步骤制成:
(1)在反应器中将烯类单体、溶剂、催化剂混合,通氩
气,保持在80-100℃,加入聚氢基甲基倍半硅氧烷,搅
拌下反应16-72小时,得到带侧链梯形聚倍半硅氧
烷溶液,
(2)在带侧链梯形聚倍半硅氧烷溶液中加入带侧链
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的1-5wt%的含氨基或巯基偶联
剂,形成混合溶液,将此混合溶液滴到含ITO导电层
的玻璃基板上,利用甩膜机在1000-2000rpm转速下旋
转涂膜形成均一透明薄膜, (3)将得到的高分子膜180℃热处理8小时后得到固定
化的高分子膜, (4)将上述涂制的高分子膜在摩擦机上进行摩擦处
理,基板上所加载荷为10-50gram/cm2,主导滚筒以2-
5mm/s的速度带动布面移动3-15米,摩擦定向过程在
室温下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所述的液晶定向膜的制备方法,其所用的溶剂为脱噻酚干甲苯、二甲苯或四氢呋喃。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所述的液晶定向膜的制备方法,其所用的催化剂为氯铂酸或二环戊二烯二氯化铂。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所述的液晶定向膜的制备方法,其所用的催化剂的浓度为0.5-1mg/ml。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所述的液晶定向膜的制备方法,其所用的催化剂毫克数与烯类单体的摩尔比为1-10mg/mmol。
11.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所述的液晶定向膜的制备方法,其所用的烯类单体在反应液中的浓度为0.05-0.2mmol/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25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所用的粘合剂
- 下一篇:全自动洗衣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