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人航天器的叶绿还氧仓无效
| 申请号: | 97112298.9 | 申请日: | 1997-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206672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晓锋 |
| 主分类号: | B64G1/48 | 分类号: | B64G1/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005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载人 航天器 叶绿还氧仓 | ||
本发明涉及载人航天器的叶绿还氧仓。按国际专利表(IPC)属于作业运输部航天器技术领域。编号为B64。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载人航天器的供氧的技术对宇航人员氧气的需求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但是一般都是以机械制氧和化学制氧为宇航员生存供氧的手段,至今还没有关于航天器中生物活细胞制氧的文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叶绿素活体细胞与宇航人员呼出的二氧化碳为原料的载人航天器的叶绿还氧仓,以解决宇航人员对氧气的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载人航天器的叶绿还氧仓,主要由还氧仓,二氧化碳吸入口,管状网片架,反应网片,毛细网脉,透明仓壁,氧气排出口,叶绿素活细胞构成。其反应网片由透气透光能截载叶绿素活性细胞的特制的双层薄网或网片制成,毛细网脉能通过透水以供叶绿素活性细胞光合作用使用,反应网片由管状网片架支撑并有效地排列网片架上,也有供水微管,分别连接在众多的网片的毛细网脉上以统一供水,网片架带动网片旋转,以让各面网片均匀地受太阳光照射,以便所有的网片上的叶绿素活细胞都能接受着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利用氧气排出口将氧气排出到宇航人员的仓内。这样就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和原始的航天器的供氧的技术相比有个优点和改进:第一,能供水的有毛细网脉的网片利用叶绿素活细胞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的原理;这是一个无污染的仿生技术,原料来源就是人排除的二氧化碳废气和能够增殖的叶绿素活细胞。第二,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同时也能使本身再生,这样原料利用了生物学的再生技术使原料叶绿素活细胞的供应得到自身保障。从而就能有效的解决了航天器中长期供氧的问题。
附图给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零部件的编号说明:〈1〉还氧仓体 〈2〉二氧化碳吸入口 〈3〉管状网片架〈4〉反应网片 〈5〉毛细网脉 〈6〉透明仓壁〈7〉氧气排出口 〈8〉叶绿素活细胞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载人航天器的叶绿还氧仓,是由还氧仓体〈1〉,二氧化碳吸入口〈2〉,管状网片架〈3〉,反应网片〈4〉,毛细网脉〈5〉,透明仓壁〈6〉,氧气排出口〈7〉,叶绿素活细胞〈8〉构成。其管状网片架〈3〉由可以通水的管路制成,主要有支撑反应网片〈4〉同时通过毛细网脉〈5〉向反应网片〈4〉上的叶绿素活细胞〈8〉供水,透明仓壁〈6〉可以使阳光射入,二氧化碳吸入口将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吸入还氧仓体〈1〉中,供叶绿素活细胞〈8〉在阳光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通过氧气排出口〈7〉排出到宇航人员的工作仓里。这样就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从而就能解决了宇航员对氧气的需求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晓锋,未经林晓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22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餐饮包装纸板
- 下一篇:用植物棉生产工业级及食用级羧甲基纤维素纳的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