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烧结承重砖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7111995.3 | 申请日: | 1997-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80054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常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仁 |
| 主分类号: | C04B14/26 | 分类号: | C04B14/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40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承重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墙体用的承重砖,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非粘土制造的免烧结承重砖。
目前,建筑墙体用的承重砖大都用粘土经烧结制成。生产这种砖,不仅浪费大量宝贵的农田耕地,而且消耗能源,成本高。
近年来,为了取代烧制的粘土承重砖,人们开发出多种非粘土制造的免烧结承重砖。例如,CN1063671A公开一种粉煤灰渣砖及其生产工艺。制造这种砖的原料为粉煤灰、煤炉渣和石灰。制造方法是先将上述原料按一定配比均匀加入搅拌装置进行混合搅拌,然后送入碾压装置进行碾压粉碎,再将碾压粉碎的物料送到砖坯成型装置进行挤压成型,最后将挤压成型的砖坯送入砖坯反应室,在75℃的温度下进行低温养护,经过36~54小时的养护期后,便成为成品砖从反应室运出。因这种砖的主要成分为粉煤灰和煤炉渣,所以强度较低。在制造过程中,因按配比混合原料,然后进行粉碎,所以粉碎后的原料混合不均,影响砖的性能。此外,制造这种砖需在75℃的温度下进行低温养护,仍要消耗一定的能源。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的免烧结承重砖。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这种高强度免烧结承重砖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免烧结承重砖含有:
成分 重量份
石灰石 74.5~85
废钢渣 10~14
浮石 4.5~10
石膏石 0.5~1.5
可把本发明的上述承重砖中的石灰石含量减少5重量份,同时加入5重量份的石灰。
制造本发明的免烧结承重砖包括下列步骤:
1.按所需重量称取废钢渣,浮石和石膏石,用粉碎机粉碎成粉状;
2.按所需重量称取石灰石,用粉碎机粉碎成约0.3mm的颗粒状;
3.将上述粉状和颗粒状物料放入搅拌机中,并按每100重量份的物料加8重量份水的比例,加入所需重量份的水,进行充分搅拌,均匀混合;
4.将均匀混合的物料放入挤压机中进行模冲成型,成为湿砖坯;
5.将湿砖坯放到露天中自然干燥,成为成品砖。
可在步骤2和3之间增加按所需重量称取石灰,用粉碎机粉碎成粉状的步骤。
本发明的免烧承重砖与上述已有的免烧承重砖相比,由于其主要成分为石灰石和废钢渣,所以强度大大提高。
制造本发明的免烧承重砖与制造上述已有的免烧承重砖的方法相比,由于采用了先粉碎后混合的步骤,所以物料混合均匀,制出的砖性能好。此外,本发明的方法不具有低温养护的步骤,可节约能源。
下面举出制备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
实施例1:
1.称取废钢渣100kg,浮石45kg和石膏石5kg,将其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状;
2.称取石灰石850kg,将其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0.3mm左右的颗粒;
3.将上述物料放入搅拌机中,再加入80kg水,进行充分搅拌,均匀混合;
4.将均匀混合的物料放入挤压机中进行模冲成型,成为湿砖坯;
5.将湿砖坯放到露天中自然干燥,成为成品砖。
实施例2:
1.称取废钢渣140kg,浮石100kg和石膏石15kg,将其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状;
2.称取石灰石745kg,将其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0.3mm左右的颗粒;
3.将上述物料放入搅拌机中,再加入80kg水进行充分搅拌,均匀混合;
4.将均匀混合的物料放入挤压机中进行模冲成型,成为湿砖坯;
5.将湿砖坯放到露天中自然干燥,成为成品砖。
实施例3:
1.称取废钢渣120kg,浮石70kg和石膏石10kg,将其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状;
2.称取石灰石800kg,将其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0.3mm左右的颗粒;
3.将上述物料放入搅拌机中,再加入80kg水进行充分搅拌,均匀混合;
4.将均匀混合的物料放入挤压机中进行模冲成型,成为湿砖坯;
5.将湿砖坯放到露天中自然干燥,成为成品砖。
实施例4:
1.称取废钢渣125kg,浮石67kg和石膏石8kg,将其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状;
2.称取石灰石750kg,将其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0.3mm左右的颗粒;
3.称取石灰50kg,将其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仁,未经常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19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