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挡土墙的成形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7111925.2 | 申请日: | 1997-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87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宪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宪奎 |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挡土墙 成形 方法 | ||
1.一种挡土墙的成形方法,其步骤包括:
a)首先在地表面按照一定间距钻孔形成多个桩孔;
b)在钻到设计深度后,向桩孔内进行注浆,并插入钢桩;
c)在所有钢桩就位后,马上在上述多个钢桩顶部沿水平方向安装锁口横梁;
d)向下开挖第1层土体,形成具有规定深度和宽度的工作面;
e)在相邻的钢桩之间安装第1层挡土板,形成第1挡土工作面层;
f)沿水平方向在相邻钢桩之间设置中间横梁;
g)按顺序分阶段形成第2~n挡土工作面层,每个挡土工作面层的步骤与第1层挡土工作面的相同,直至到达规定位置,在形成第2~n挡土工作面层时,在相邻挡土工作面层之间形成中间横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上述锁口横梁后,在挡土墙后面的土体中形成多个地锚,该多个地锚的顶端固定于上述锁口横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置好位于每个挡土工作面层之间的中间横梁后,在挡土墙后面的土体中形成多个地锚,该多个地锚的顶端固定于上述中间横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钢桩为竖直桩,每个挡土工作面层的深度为2~3m,宽度为4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钢桩为朝向挡土墙所挡土体倾斜的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多个挡土工作面层后面沿该面形成水泥土止水墙,其由水泥土搅拌桩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多个挡土工作面层上喷射水泥混凝土,或通过人工敷设混凝土面层,在该面层上设置多个排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挡土板采用木板,钢板,或槽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插入钢桩之前,向桩孔内注浆至桩长的1/3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宪奎,未经李宪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19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糖食
- 下一篇:一种适合用作重油加氢催化剂载体的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