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金属化的聚丙烯无规共聚物组合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7110253.8 申请日: 1997-03-03
公开(公告)号: CN1172123A 公开(公告)日: 1998-02-04
发明(设计)人: A·M·查特吉 申请(专利权)人: 联合碳化化学品及塑料技术公司
主分类号: C08F210/06 分类号: C08F210/06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九昌
地址: 美国康***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金属化 聚丙烯 共聚物 组合
【说明书】:

本发明一般涉及可金属化的聚烯烃无规共聚物组合物。尤其是,本发明涉及聚丙烯无规共聚物树脂和由该树脂生产的可金属化的热封流延薄膜。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1)聚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例如丙烯-丁烯-1或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和(2)添加剂包括合成非晶形二氧化硅,位阻酚抗氧剂,加工稳定剂和吸酸剂。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用于制备金属化的热封包装薄膜,该膜适用于保护货物,尤其具有长搁置寿命的货物例如食品或半导体产品。

金属化膜诸如以层合聚丙烯膜/铝箔结构形式的用作包装材料。然而,许多这样常用膜在基膜和金属层之间有较弱的粘合力以及较差的可印刷性和粘合性。日本专利申请号55-52333/1980披露了这些难点的原因,是由于在基质聚丙烯膜中的添加剂例如酸中和剂、滑爽剂、抗氧剂或其它添加剂迁移或转移到金属化表面而破坏了金属化膜的性能。

Ishibashi等人的美国专利4508786和4487871公开了低分子量抗氧剂和脂肪酸衍生物如高级脂肪酸盐,脂肪酰胺,脂肪酯和脂肪胺衍生物对膜特性的特殊的负作用。Ishibashi等人的专利还披露了含有酚类抗氧剂和/或亚磷酸酯抗氧剂添加剂和无机填料的丙烯-α-烯烃结晶共聚物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掺混的聚烯烃树脂用于制造金属化膜。

然而,本领域中需要更经济的树脂以生产具有良好粘合性和热封性并提供长搁置寿命的金属化膜。

本发明一般涉及可金属化的聚烯烃无规共聚物组合物,尤其是,本发明涉及聚丙烯无规共聚物树脂和由该树脂生产的可金属化的热封流延薄膜。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1)聚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例如丙烯-丁烯-1或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和(2)添加剂包括合成非晶形二氧化硅,位阻酚抗氧剂,加工稳定剂和吸酸剂。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用于制备金属化的热封包装薄膜,该膜适用于保护货物,尤其具有长搁置寿命的货物例如食品或半导体产品。

在本发明组合物中使用的基质聚合物是聚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优选丙烯-乙烯共聚物或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可通过常规聚合方法制备这些基质聚合物。例如,在钛基烯烃聚合催化剂体系例如卤化镁载带的含钛聚合催化剂体系存在下,在聚合条件下聚合丙烯和具有5至8个碳原子的α-烯烃可制备基质聚合物。这样聚合催化剂描述在许多文献包括Nestlerode的美国专利4728705中,本专利公开内容作参考被引入。还广泛公开了常用聚合方法包括例如由Goek等人的美国专利4379759描述的流化床气相反应,本文内容作参考被引入。聚合方法还包括添加氢到反应混合物中的控制分子量。可以包括后聚合减粘裂化步骤以增加所需的聚合物产物的熔融流动。

按本发明生产的聚合物是以全同结构为主的无规共聚物。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无规共聚物是丙烯-丁烯-1共聚物,其中无规共聚物含有约0.8%至约20%(重量)丁烯-1,优选无规共聚物含5%至18%(重量)丁烯-1,更优选含7%至17%(重量)丁烯-1及最优选含10%至15%(重量)丁烯-1。

在另一优选方案中,无规共聚物是丙烯-乙烯共聚物,其中无规共聚物含约0.5%至约7%(重量)乙烯,优选无规共聚物含1%至6%(重量)乙烯,更优选2%至5%(重量)乙烯及最优选3%至3.5%(重量)乙烯。

本发明组合物中使用的合成无定形二氧化硅试剂起作以防止膜片间相互粘着或粘住的防粘连剂的作用。适宜的合成无定形二氧化硅添加剂包括GASIL)AB720,可从Crosfield Group of Warringon,England购得,或SYLOBLOC48,可以W.R.Grace Company购得.GASILAB720有片状无定形,相对高堆积密度范围为300至360克/升,及低吸油性范围为80至100克/100克。SYLOBLOC48有球状颗粒无定形和堆积密度为128克/升吸油性为220克/100克。合成无定形二氧化硅试剂的用量范围为共聚物组合物的0.05%至0.4%(重量),优选0.07%至0.25%(重量),更优选0.1至0.2%及最优选0.13%至0.17%(重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碳化化学品及塑料技术公司,未经联合碳化化学品及塑料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02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