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脉管炎的通管丸中成药无效
| 申请号: | 97108603.6 | 申请日: | 1997-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382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0 |
| 发明(设计)人: | 兰林华;兰林山;李冠福;兰国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林华脉管炎中医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彭冬英 |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脉管炎 通管丸 中成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脉管炎的中成药。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和闭塞性疾病,主要侵袭四肢,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动、静脉。脉管炎属中医“脱疽”“脉痹”范畴,是一种主要由于阳气本虚,外受寒湿,致使经脉收引;或湿热蕴结,脉络不通,气血凝滞所引起的。初时患趾(指)苍白、怕冷、发凉、麻木、步履不便;继则疼痛剧烈,夜间尤甚;日久趾(指)色如煮熟红枣;渐色黑腐烂,溃烂蔓延,五趾(指)相传,最终导致肢端脱落,或症见肢体肿胀,局部温度增高,肢端潮红,重则发生溃疡。西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累及四肢的中小动、静脉。其病变表现为血管壁的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以及在血管腔内有血栓形成,以致血管腔被血栓阻塞,引起肢体缺血而产生疼痛,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将由于肢端组织缺血、缺氧而溃烂,坏死脱落。目前国内外临床常用的西医治疗脉管炎的药物有肝素、双香豆素、华法令、链激酶、尿激酶、阿斯匹林、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其中肝素、双香豆素、华法令均属于抗凝血药。主要用于防治深部动静脉血栓及其它血栓性疾病。它们通过影响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而发挥作用,延缓或阻止血液凝固。所以抗凝剂只能防止血栓的扩展,而不能直接消除血栓,而且对血管的无菌炎性改变无治疗作用。其不良反应有皮炎、脱发、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也可见到麻痹性肠梗阻,可引起各种出血,故每次注射前应测定凝血时间。链激酶、尿激酶属溶栓药物,具有溶解血栓,临床用于多种血栓栓塞疾病。一般最好在发病3天以内用药效果较好。主要副作用为引起出血,应严格掌握用量及时间。低分子右旋糠酐、阿斯匹林、丹参为祛聚药物。右旋糖酐主要有扩充血容量,减低血粘稠度作用。阿斯匹林、丹参主要是防止血小板聚集,它们常作为辅助其它疗法而取得疗效,而不能作为单独治疗用药。由以上说明可知:西药几种常用药物作用单一,对输通血管缓解症状有一定的疗效,但有效率均很低,对脉管炎无全面治疗作用。因病因不明,上述药物对脉管炎的炎性改变均无治疗作用。用药常可引起出血的副作用,用量及用药时间常受到较严格限制。配合应用更应严格控制,所以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多需静脉给药,长斯治疗不便。所以临床治愈率很低,效果不显著。目前还没有一种能起复合治疗作用,效果显著,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很小的药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西药的缺点,运用中医理论,提供一种具有抗炎、抗凝、消栓、祛聚的复合作用,且副作用小的治疗脉管炎效果显著的理想药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脉管炎的通管丸中成药由以下原料组分配制成:
麝香3~6g 西红花20~30g 乳香20~50g
没药20~50g 全虫20~50g 川山甲20~50g
血竭15~50g 蜈蚣6~12条 珍珠10~30g
官粉1~3g 水蛭10~30g 银珠10~30g
牛黄2~4g 白花蛇6~12条 黑槐花20~50g。以上中药炮制后共为细末,然后将大枣煮熟去皮核捣成泥状,与上药搅拌如黄豆大,再滚以青黛粉为底。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其它血管病症,多因寒冷或外伤邪毒内侵所致,亦可因偏嗜烟酒,喜食辛辣肥厚之品或因七情所伤而致。虽病因各异但有着一个共同的病理机制-脉管瘀滞、血行受限。血瘀不行则肢体不能得之荣养,故出现痛疼、废痿、坏疽、甚或偏枯等症。瘀不去则新不生,故总的治则是祛瘀生新,在此理论基础上取西红花、麝香为君药,活血化瘀,辅以川山甲、血竭、蜈蚣、白花蛇息风通络;珍珠、银珠、官粉、牛黄、黑槐花、青黛清热解毒、消肿生新;枣泥为丸能使其药物在肠道吸收,以减除胃部不适及某些药物的烈性。
本发明经临床验证及药理分析,具有较强的抗凝血、消栓、祛聚、活血化瘀温脉活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新诸功能。对血管病因脉管炎性改变,血栓闭塞而引起的痛疼、肿胀、结节、寒冷、潮热、肌肉萎缩、溃疡、坏死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和显著的治疗作用。对各期备类脉管炎(中医称“脱疽”“脱骨疽”“恶脉”“脉痹”等),各种血栓及闭塞性血管病症具有很高的疗效。据临床统计治愈率可达85%以上,有效率可达90%以上。另外对中风偏瘫、骨髓炎等亦具较好疗效。本品是纯中药制剂,见效快、疗程短、投药安全方便,对血管病的治疗效果优于目前国内外临床常用的药物。且无毒副作用,个别病例偶有恶心、皮疹出现,停药后既消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林华脉管炎中医药研究所,未经陕西林华脉管炎中医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86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洋全珍珠贝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飞鸟模拟弹发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