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邻甲酚和2.6-二甲酚合成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7108074.7 | 申请日: | 1997-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99653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凌;王晓光;熊前政;黄湘云;朱孟兰;余中心;刘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J23/84 | 分类号: | B01J23/84;B01J37/00 |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杨慧 | 
| 地址: | 41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甲酚 2.6 合成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用于邻甲酚和2.6-二甲酚合成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V2O5-Fe2O3作为主体催化剂,添加适量的K2O或CuO,PbO、Ce2O3为助催化剂,以SiO2为载体,制成系列催化剂V1Fe1 Cu0.05K0.05/SiO2;V1Fe1K0.02/SiO2;V1Fe1Pb0.05K0.02/SiO2;V1Fe1Cu0.05Pb0.05K0.02/SiO2;V1Fe1Ce0.05K0.02/SiO2其克分子配比为V∶Fe∶Cu∶K∶Pb∶Ce=1∶1∶0~0.05∶0.02~0.1∶0~0.05∶0~0.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邻甲酚和2.6-二甲酚合成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偏钒酸铵和草酸混于蒸馏水中,加热搅拌至溶解,得溶液I;再将Fe(NO3)3·9H2O和Cu(NO3)2·3H2O或Pb(NO3)3,Ce(NO3)3,溶解于蒸馏水中,得溶液II;将I和II混合后得溶液III,再往溶液III中加硅溶胶,使SiO2含量占催化剂重量百分数30%,然后边搅拌边滴加37%氨水,使溶液PH=7~9;再加热蒸发,在120℃下干燥过夜,然后在450℃下焙烧1~2小时,得大块状催化剂,再将块状催化剂粉碎成10~20目的无规则小粒子,然后将破碎后的小粒子催化剂等体积浸渍K2CO3溶液,120℃下干燥过夜,最后,在700℃下焙烧2小时,从而制得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用于邻甲酚和2.6-二甲酚合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偏钒酸铵与草酸的重量比为5.5∶1,溶液I中蒸馏水重量为偏钒酸铵的10倍;溶液II中Fe(NO3)3·9H2O与蒸馏水的重量比为1∶1;溶液III中SiO2的重量为催化剂重量百分数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化工研究院,未经湖南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80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