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经络循经仪无效
申请号: | 97107728.2 | 申请日: | 199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145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文;杨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宗文;杨唯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濮家蔚 |
地址: | 610069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经络 循经仪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能在两个以上的多个电极间依次轮流输出特定电脉冲信号作用于人体而使人产生沿经络“循经”走动或传导的刺激感的人体经络循经仪。
人体的经络系统是建立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体系和依据。千百年来运用这一理论的医疗保健实践不仅证实其行之有效,有时甚至可产生其它方法所无可替代的独特疗效和作用。在研究开发这一理论运用于医疗保健的工作中,如日本欧姆龙公司生产的低频治疗仪、中国西安四达公司生产的“魔针”、丹东海华速效治疗仪等气功仪、针灸仪、电疗仪等,多只有两个电极,均属于只能刺激某些孤立穴位的仪器。其虽有一定效果,但是都未能完整地、准确地体现和把握中医传统经络理论的核心--“循经”理论,而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以及现代医学实践都发现和证实了,系统地刺激经络上的某个或某些穴位会产生“循经”走动或传导的现象。为此,中国专利公告号2060675U和中国专利公开号1099304A等文献都提供了具有若干电极可产生循经传感和疏通经络的经穴治疗或气功治疗的仪器。但其工作原理采用的均是以其中一个电极为基准电极,其余的电极则为可移动变换脉冲刺激点的电极,工作方式是每次的电脉冲信号均以该基准电极为起始基点,依次向由近至远各位置处的其它电极延伸,即脉冲刺激的距离长度依次增加。结果随脉冲刺激距离长度的增加,人体感受到的刺激强度不可避免地随之减弱,或用人工随之逐位调节,以维持足够的刺激强度。同时,这种每次均起自某一起始基点而逐次延伸加长的刺激感也形不成真正的沿经络逐点运行移动的“循经”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情况提供一种能输出具有“时间差”而能使刺激感沿人体经络逐点依次移动而真正实现“循经”运行的电脉冲信号的人体经络循经仪。
本发明所说的人体经络循经仪,由主脉冲电路产生作用于人体所需的电脉冲信号,再由控制电路将该电脉冲信号经与人体接触的外接电极输出。其控制电路中有受辅助脉冲源控制的环形时间分配器,其各输出端分别经驱动电路与脉冲分配器的各工作单元的初级控制端联接。主脉冲电路产生的脉冲信号的输出端分别经脉冲分配器的各工作单元的次级工作端与各外接电极相联。其中所说的脉冲分配器由若干并列设置的相同构成形式的工作单元构成,各工作单元内均含有两个高电压光电耦合元件。各高电压光电耦合元件初级均有一端与电源联接;各工作单元内的两高电压光电耦合元件初级的另一端相并联后分别与由环形时间分配器经驱动电路后的不同输出端相联。各工作单元内两高电压光电耦合元件的次级工作端在分别与主脉冲电路电脉冲信号的正、负输出极联接的同时,还分别与依次排列的各外接电极中每两相邻电极中之一个电极相连,使所说的电脉冲信号输出的正、负极分别在各工作单元内的两高电压光电耦合元件导通后,再经其各自所联接的外接电极而构成一串联电回路。
上述电路结构中所说的高电压光电耦合元件可以采用高电压达林顿光电耦合器,也可以采用高电压硅光电晶体管或具有类似功能的其它适当元器件。所说的辅助脉冲源可由并列设置的连续脉冲电路和单脉冲电路构成,经转换开关输入环形时间分配器,以便在作连续循经使用或作单步定穴位点使用中能根据需要进行方便的选择。所说的辅助脉冲源中的连续脉冲电路可由常用的“555”电路及其外围电路构成的可调频率的窄脉冲产生器构成。其脉冲频率一般可在0.1~4Hz间可调,例如可在0.156~3.2Hz间进行调整。所说的辅助脉冲源中的单脉冲电路由能消除机械开关抖动的单脉冲电路构成,如,可采用由四锁定R-S(三态)触发器的CC4043,或CD4043、MC14043等集成电路及其相应的外围电路所构成的消除机械触点开关产生抖动的单脉冲电路,也可采用其它常用电路设计的单脉冲电路。如使用上述所列的集成电路,其有效使用部分实际只占其电路的1/4,其余3/4的输入端可全部接地,输出端悬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宗文;杨唯,未经张宗文;杨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77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