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层建(构)筑物垂直度数控技术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7107630.8 | 申请日: | 1997-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58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0 |
| 发明(设计)人: | 任永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永堂 |
| 主分类号: | E04H5/00 | 分类号: | E04H5/00;G01C9/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游兰 |
| 地址: | 61008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 垂直 度数 技术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构)筑物垂直度的监控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层建(构)筑物垂直度数控技术方法。
对于高层建(构)筑物来讲,凡一级或一级以上安全工程均需进行施工垂直度监控,《建筑施工》1995年第2期中,题为“超高构筑物的工程测量及形体控制”,介绍了上海广播电视塔施工垂直测量方法,使用wildZL天顶垂准仪,在塔筒中心建立垂直基准线,同时设定一定数目的测量平台,随着施工的进展,中心从一个测量平台投测至另一个测量平台上,再从测量平台投测至提升好的施工钢平台面上,最后从标定在施工平台面上的四个垂直轴中心,测设施工轴线,按设计半径控制和调整模板的圆心和圆弧,从而保证塔身轴线的垂直。具体操作方法是,1)在预设的施工控制点上用wildZL天顶垂准仪向上投测到欲测点位,用专用工具将四个方向投点规纳至几何中心固定。2)用wildT2万用经纬仪在基础位置的同一施工控制点上,在直角棱镜中检查wildZL天顶垂准仪所投点位是否在设计要求误差范围内,若超限,需重复投测和检测,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3)随施工平台跟进投测,无固定分段,无数控数据,不受周围控制点牵拉。该控制方法无法解决漂移问题,施工完成后多次不同时间段投影观测,其结果均不一致,但只要在误差范围内,即与认可;另外,投测受施工平台提升影响,无法按预定高度投测,施工关模误差无法消除,从而投测精度无法受控;再者,无法分段纠偏;350米高度外筒垂直度偏差为22mm,小于±50mm,满足设计限差要求,但它不是简体中心坐标重叠差,是不完整的,因为它的全过程未受外控制牵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建筑物控制(施工)点随高度变化而产生的漂移问题,并根据绘制的纠偏图,进行现埸纠偏的高层建(构)筑物垂直度数控技术方法。
本发明高层建(构)筑物垂直度数控技术方法的步骤是:
1)编制空中、地面控制网方案,绘制空中、地面控制网示意图,并于现埸实施。其中点位埋设半永久标志,观测按四等三角形测角,边长观测按不同时同段对向各二测回取中数,较差VS<1/10万。
2)分层及布点观测,绘制主体、电梯井控制网图,主体监控层环分割示意图,塔柱截面分割图。其中分层原则是,层间高差依施工放样采用仪器、手段不同,控制在20~30米间。布点原则是,观测层要求施工放样控制点标出正交“+”线,编号点J1、J2……,点号前冠层号如6层、12层,其合成号为6J1、12J1……,现埸点位附近需标注这些点号,以便资料与实地对比。观测层控制柱位置要求能反映主体受控,各柱面点编号为该柱心编号,编号前加层号,编号后为方向号,例如一层1号柱东柱面点,标为11E,以此类推。电梯井墙面观测点设在对应井内一个面位置,并观测该点坐标。电梯井墙面点均用“”标志标定,在其附近涂写编号。
3)外业数据采集,使用全站型电子经伟仪,按四等三角形测量采集所有控制网、点资料,同时利用该仪器极坐标法果集应观测点数据,并有多余观测。标称测角、测距精度不低于2秒和3mm+2PPm×S,按GB50026-93第九章四等三角形测量采集所有控制网、点资料。其中,测角误差Ma<±2.5秒,边长对向观测之差按公式×S<±3mm(式中Va为角较差,S为边长),否则边长需重测。利用边长推算之三角形角度与实测(电子经纬仪所测三角形角度)值比较之差<±3″,即可利用边长推算角度值,并进行平差计算。在利用上述仪器极坐标法采集应观测点数据,并有多余观测以检核或参与平差。
4)采用电脑对外业数据进行处理,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永堂,未经任永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7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