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WC/Co复合纳米粉末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7106622.1 | 申请日: | 1997-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212191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涛;刘兵海;肖东三;皮特·斯加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明高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美国英佛曼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9/22 | 分类号: | B22F9/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益华 |
| 地址: | 20023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wc co 复合 纳米 粉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结构材料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WC/Co复合纳米粉末的制造方法,以及该方法中所用的移动床径向反应器。所制得的粉末适合于制造纳米金属陶瓷和纳米晶涂层。
所述WC/Co复合纳米粉末是指单个晶粒尺寸为纳米数量级(小于100nm)的碳化钨/钴复合粉末。与现有的粉末相比,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WC/Co复合纳米粉末具有室温不氧化的特点,所制备的材料和涂层将具有更为优越的物理性能,包括较高的断裂韧性、硬度、更耐机械磨损和应力腐蚀。
传统的碳化钨/钴(WC/Co)是一类广泛应用的硬质合金材料,由韧性的粘接相基质Co和硬质强化相陶瓷WC组成,工业应用领域包括切割刀具、钻头和表面硬化涂层。
WC是一种不一致熔融化合物(在熔融之前分解),不能用熔融浇注的方法制备。传统的方法是分别制备WC和Co粉,通过球磨的方法形成混合物。典型的工艺是:三氧化钨(WO3),或者钨酸(H2WO4),或者仲钨酸铵((NH4)5·(WO3)12·5H2O)用碳黑还原成金属钨(W)粉。用碳黑进一步将W粉在高温(1600℃)碳化生成微米或亚微米级WC粉末。Co粉通常用草酸钴(Co(C2O4)2·5H2O)高温分解的方法制备。然后将WC和Co粉机械混合。这种方法制备的WC和Co复合粉通常不均匀。
近十几年来,具有精细结构的材料呈现出十分诱人的性质。今天,一类具有超细晶粒的材料令人瞩目,这就是“纳米结构”材料。这种纳米结构材料的特点是表面原子占总晶粒尺寸的比例很高(直到50%)。在化学组成相同的情况下,纳米结构材料(晶粒尺寸1-100nm)通常具有比传统的微米结构材料更为优异的化学或物理性能。尤其是,通过控制纳米晶粒或颗粒的形态、分布、颗粒间的结合方式、气孔结构以及颗粒之间的堆积密度,制成具有多重功能的涂层,有些是我们还未知的工程应用领域。
纳米结构材料较传统的微米结构材料而言具有许多优点(参见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Vol.1,1992),例如纳米马氏体钢兼有超高强度,较高的韧性和硬度,纳米陶瓷可以在很低的温度下烧结并呈现超塑性,纳米金属陶瓷增加了延展性,纳米热障材料减少了热导率,以及纳米颗粒具有出色的催化和电化学性能。特别是,纳米金属合金和金属碳化物预计具有优越的断裂韧性、硬度、磨擦、磨损和阻力。
在过去的十年中,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制备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
纳米金属和陶瓷粉末最初用Gleiter教授首先发明的气相蒸发冷凝(IGC)方法制造("Materials with Ultrafine Microstructures:Retrospective and perspectives,"Nanostructured Materials,Vol.1,PP.1-19,1992),后来这种方法被Siegel教授用来生产纳米TiO2和其他粉末("Creating Nanophase Materials,"Scientifie American Vol.275,PP.74-79,1996)。IGC目前是实验室规模制备金属和陶瓷粉末的方法,靠金属蒸发并在冷壁上冷凝制得金属粉末,若将所制得的纳米金属粉末通氧气,则制成纳米金属氧化物粉末。其特点是制备的粉末无硬团聚(非常疏松的团聚体)。
但IGC方法的缺点是受金属升华温度的限制,不能制备各种粉末,另外该工艺不能大量生产。Kear教授对IGC方法进行改进,发明了化学气相冷凝(CVC)方法("Chemical Vapor Synthesis of Nanostructured Ceramics,"edited by K.E.Gonsalves,G.M.Chow,T.D.Xiao,and R.C.Cammarata,MRS Symp.Pro.Vol.351,PP.363-368,1994)。这种方法是用IGC的设备,但原料是可气化的化合物和反应气体。合成的物质包括氮化物和氧化物纳米粉末。其优缺点与IGC相似,亦不能大规模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明高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美国英佛曼公司,未经上海华明高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美国英佛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66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燥剂片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强力壮籽素及其配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