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速短流程印染前处理用的坯布炼漂剂无效
申请号: | 97106564.0 | 申请日: | 199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208792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24 |
发明(设计)人: | 周鈜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鈜 |
主分类号: | D06L3/00 | 分类号: | D06L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纺织专利咨询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方黛眉 |
地址: | 20005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速 流程 印染 处理 坯布 炼漂剂 | ||
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生产中对织物进行退浆、煮炼、漂白三合一短流程前处理工艺中所用的印染前处理用的坯布炼漂剂。适用于棉、人造棉及其混纺织物。
目前短流程前处理工艺虽从80年代将传统退、煮、漂三浴法改为一浴法或两浴法,并研究出了以华纺周宏科技公司产品AR750为代表的配套炼漂剂;但由于纯棉机织物的上浆率较高,因而只能增加浴中碱量、双氧水含量,在98~100℃条件下仍需处理40~90min,其后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近年来,有人在缩短处理时间上有了新的研究,例我国95110969.3号专利申请“一种快速坯布炼漂剂助剂及其用途”中就提出了一种快速炼漂剂助剂,它基本上由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助洗剂及防絮凝剂组成;可一步完成坯布退浆、煮炼、漂白等工序,在95℃以上处理2~8min;得到基布白度76以上,毛效在8cm以上,棉壳去净。上述坯布前处理技术或多或少存在如下缺点:炼漂效果不理想,坯布的毛效仅在8cm以上,这对坯布的染色渗透不理想;其组成成分之一的助洗剂,它是以三聚磷酸钠为主的含磷洗涤剂,由于含磷物能使水域加剧富营养化而严重污染江河湖泊,现已被某些发达国家作为不利环保产品而被定为限用或禁用物;另一组成成分防絮凝剂选定为尿素或羧甲基纤维素为原料,其功能不明显,完全可用所含的表面活性剂部分所代替,从而可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退、炼、漂效果明显,组成成分简单且不污染环境,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泛的织物退、炼、漂三合一印染前处理的炼漂剂。
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印染前处理剂包括主剂与辅剂两部分,其特征是主剂部分组合使用聚氧乙烯混合液AR828及漂白稳定液AR838,辅剂部分包括氢氧化钠、双氧水和水。
所述AR828的组成成分为: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0%n=10 24~40%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0%n=7 2~6%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0%n=4 2~6%
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6~10%
烷基磺酸钠 6~12%
十二烷基聚乙二醇磺酸钠 4~6%
乙二醇丁醚 2~4%
异丙醇 4~6%
水 50~10%
所述AR838的组成成分为:
水玻璃 80~90%
三脂肪醇聚氧乙烯甲基硅烷 10~20%
处理时AR828、AR838两种主剂在织物的退、炼、漂一浴法前处理剂整体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4%和0~2%,视被处理对象的厚薄和原料组成而定。辅剂中碱剂选用氢氧化钠,漂剂选用过氧化氢(双氧水),两者组合使用,它们在织物退、炼、漂一浴法短流程前处理剂整体中所占比例分别为0.5~8%和0.5~4%。
本发明优点是采用上述复合配制前处理炼漂剂对匹状织物前处理时,只需按坯布原料品种及厚薄紧密程度,适当调整各组分比例,在同一机组上都可以在2~8min内一步完成退浆、煮炼、漂白过程,大大缩短了炼漂工序的时间,节约了能源和减少了投资。处理后织物白度仍保持78以上,毛效10以上,棉壳去净,比上述现有技术处理效果均明显。而且由于本发明不采用环保方面禁用或限用的含磷洗涤剂,而充分利用了多种表面活性剂各自的特点,复合配制成一种含少量溶剂(异丙醇、乙二醇丁醚)的特快渗透功能的前处理炼漂剂,使其能在一分钟之内迅速渗透到织物各部分,达到高效快速漂炼功效;为提高白度采用加入少量水玻璃,但不采用尿素等作防凝剂,利用原表面活性剂本身特点,将硅酸钙镁盐类高度分散,既保持了白度,又防止硅垢产生,且节约了成本。
以下详细给出本发明在配制和使用方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AR828的配制。
在室温条件下,取水总量与所需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10,n=7,n=4)、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聚乙二醇磺酸钠、乙二醇丁醚和异丙醇混合搅拌、溶解分散均匀即得淡黄色透明液体。
实施例2,AR838的配制。
在室温条件下,取80~90g水玻璃液,与10~20g三脂肪醇聚氧乙烯甲基硅烷混合搅拌、分散均匀成淡黄色透明液体。
实施例3,处理全棉龙头细布或平绒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鈜,未经周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6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炒菜锅
- 下一篇:清除扫描仪垃圾数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