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梳切机无效
| 申请号: | 97106001.0 | 申请日: | 1997-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76045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功 |
| 主分类号: | A01F29/06 | 分类号: | A01F29/06 |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述学 |
| 地址: | 1181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梳切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饲料的机械。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牧业的发展,全国每年生产4亿多吨粮食,同时也生产5亿多吨农作物秸杆,用这些秸杆饲养牛、马、羊等牲畜。目前饲养牛、马、羊专业户、个体户、大型奶牛场都使用铡草机加工饲料,但由于玉米秸杆的直径比较粗大,最粗的达3-5cm,玉米秸杆含水量在25%以上时,秸杆虽切断却不能破节,牲畜吃净率只有70%左右,使营养丰富的秸杆被废弃,造成很大的浪费。同时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棕榈树叶是很好的牲畜饲料,因而棕榈树叶饲料加工业已是发展行业,棕榈树叶秸杆非常粗大,最大的秸杆断面尺寸为25-15cm,断面形状为三角形,因为它是木本植物,含水率在65-70%左右,该物料如用铡草机铡切成为片状,牲畜吃净率只有30%左右,大部分营养丰富的秸杆被废弃。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梳切机,能将植物秸杆切成小块,牲畜吃净率高,饲料浪费少,同时加工生产效率高,安全性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动力和传动机构、刀盘机构、喂入机构、传送链和机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
a、刀盘机构的主轴上固接支架,支架上安装梳刀和动刀;机架上固接定刀;
b、喂入机构设置由动力驱动的上、下喂入辊,下喂入辊通过轴联接在机架上,上喂入辊联接在支承板上,支承板一端转动联接在机架上,另一端通过拉簧连接在机架上;在上、下喂入辊的前方设置由动力驱动的上、下喂入链,上喂入链与下喂入链构成向前张开的夹角。
上述的上、下喂入链的两端均安装在链轮上,上喂入链的前端链轮转动连接在机架上,后端链轮安装在机架的滑槽上,并通过拉簧连接机架。
上述的动刀和梳刀与支架的转动轴线呈一定夹角。
上述的梳刀工作面呈弧线型。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将农作物秸杆和棕榈树叶等植物切成小块,牲畜吃净率高,达96%以上,生产效率高,由于物料通过两次夹紧,喂入自动传递性能好,安全可靠性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刀盘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梳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传动机构原理图。
见图1、3、5,具体结构如下:机架23内组装电机1,电机轴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刀盘机构的主轴24,主轴上固接支架3,支架3上按周向均布安装动刀4和梳刀5。梳刀在前,动刀在后。动刀和梳刀与支架的转动轴线呈一定安装夹角。见图4,梳刀5的工作面A(有梳齿一侧)呈弧线型,定刀6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喂入机构包括上、下喂入辊9、8和上、下喂入链13、15,下喂入辊8转动连接在机架23上,上喂入辊9转动连接在支承板10上,支承板10一端通过轴连接在机架上,另一端通过拉簧21连接在机架上,当物料进入两辊之间后可以根据物料多少自行调整夹持距离。上喂入辊9通过传动齿轮7及传动链条与下喂入辊8的辊轴传动连接,下喂入辊8的辊轴通过链条传动机构和变速箱22传动连接。变速箱内有齿轮式离合器,外连离合手本26,在上喂入辊9和下喂入辊8的前方组装上、下喂入链13、15;下喂入链15两端的链轮19、18转动连接在机架23上,呈水平位置,上喂入链13的两端组装链轮12、14,前端链轮14转动连接在机架23上,后端链轮12通过连接件与拉簧20连接,拉簧20另一端连接在机架上,后端链轮12滑动安装在机架的滑槽11上。上喂入链13与下喂入链15构成向前方张开一定角度,以便物料容易喂入和夹持,上、下喂入链均通过传动链条传动,在喂入机构的前方设置数段传送链17,每段传送链17通过两端的链轮16传动,各段链轮16间安装传动链条25。在机架23的尾端安装出料口2。
工作原理:电机1通过传动皮带带动刀盘机构的主轴24转动,支架23上的动刀4、梳刀5随之转动,与定刀6发生相对运动,同时喂入机构的上、下喂入辊9、8在传动部件的传动下发生相对旋转,上喂入链13和下喂入链15在传动部件的传动下也发生相对运行;各段传送链17在传动部件的传动下发生同方向运行。当物料从传送链17的前端传送至上、下喂入链13、15之间时,被第一次夹持喂入,然后进入上、下喂入辊9、8之间,被第二次夹持喂入,物料由相对运动的动刀4、梳刀5和定刀6切割成小块,最后由出料口2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功,未经张文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60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磷氨基酸液肥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治疗高血压病的口服液及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