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含筋包装袋纸编织造纸一次成型机无效
| 申请号: | 97103832.5 | 申请日: | 1997-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17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25 |
| 发明(设计)人: | 宋大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大兴 |
| 主分类号: | D21F11/02 | 分类号: | D21F11/02;B65D65/4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 地址: | 30022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含筋包 装袋 编织 造纸 一次 成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成型领域纸的加工中包装袋纸的制作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含筋包装袋纸编织造纸一次成型机。
众所周知,各类商品均离不开包装纸,由于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近年来包装纸已逐渐被塑料包装袋所替代,但是塑料包装袋成本较高,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不符合环保要求,因此,目前有些制品迫切需要仍然要采用纸包装袋进行包装,特别是用于包装水泥的包装袋仍大量采用纸包装袋。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基本建设主要建材的水泥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据统计数字表明,我国近几年的水泥年产量达到1.8~2.0亿吨,其运输方式有三种:散装、集装、袋装,其中以纸袋包装运输为主,约占70%以上,因此每年用于建材水泥纸袋的需求量非常巨大。
传统的水泥袋是用四层牛皮纸缝制而成,若用量定为80克/m2的水泥袋纸,每个袋单层用纸为0.8m2,每年则需用水泥袋纸115万吨。然而袋装水泥在运输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水泥纸袋的破包率相当高,全国平均破包率是10%,由于破包而导致的水泥散失率是4.5%,初步估算每年至少损失6万吨水泥,价值人民币8亿多元。由此可知,一般的纸包装袋的最大缺点是强度不够,易破损,不易运输,破包率高,使得水泥的成本大大提高,因而不符合经济效益。
因此,研制出一种能够生产高强度、无污染的包装袋纸的制造装置,实有必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强度含筋包装袋纸编织造纸一次成型机,使其可以制造出一种高强度、不污染环境,且可回收的含筋包装袋纸,具有制造的包装袋纸强度高,不易破损,无环境污染,能够回收利用,降低整体成本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含筋包装袋纸编织造纸一次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夹筋网编织部和纸液成型部组成,其中夹筋网编织部是由1个以上放线盘(3)、分线盘5、套管(6)、导管(12)、扁椭圆形链盘定型器(14)、旋转主轴(2)、旋转工作台(1)和位于旋转工作台(1)下方的两个电机减速传动装置组成,所述的一个以上放线盘3、分线盘5平行固定于竖直旋转主轴2上,多个线轴4按圆形分布于放线盘3上,旋转主轴2下端穿过旋转工作台1的中心孔,与所述的一个电机减速传动装置连接,而旋转工作台1则与另一电机减速传动装置相连,所述的扁椭圆形链盘定型器14借助传动齿轮与旋转主轴2上端连接,装有多个线轴的放线盘3上同时放出的多根线筋穿过所述的分线盘5上按圆形分布的相应圆孔后,每根线筋外套有相应的一个套管6,而扁椭圆形链盘定型器14位于所述的纸液成型部压辊的下方,该纸液成型部是由多层机架34、多个辊轴、上、下环形成型网18、19、中环形毛毡20、真空箱36、上、下网前箱21、22、电机52、减速机53组成,所述的多个辊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多层机架34两侧相应的位置上,并分为上、中、下三层,其中上、中两层辊轴套装上环形成型网18,中、下两层辊轴套装下环形成型网19,所述的中环形毛毡20套装在位于多层机架34的中层辊轴上,所述的电机52传动轴与压榨辊31传动连接,减速机53传动轴则与电机52传动轴传动连接。
本发明高强度含筋包装袋纸编织造纸一次成型机,结构简单,制造容易,采用该装置生产的含筋包装袋纸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廉,强度高且防潮性能好,不污染环境,所用材料来源充足适合大批量生产。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夹筋网编织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扁椭圆形链盘定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B向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纸液成型部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夹筋网编织部与纸液成型部之间的结合部100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放线盘的主视图。
图9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放线盘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分线盘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高压射枪结构及夹筋线套管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大兴,未经宋大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38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腈的稳定
- 下一篇:主治烧烫伤的喷涂两用中药及其制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