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7103762.0 | 申请日: | 1997-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08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03 |
| 发明(设计)人: | 迪安M·科姆斯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托罗拉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10 | 分类号: | H02J7/10;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 |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充电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一般涉及电池供电设备,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来对电池供电设备中的电池充电的方法和装置。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装置的体积越来越小,开拓了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市场。这些电子装置一般都适于用可充电电池,这些电池可以在装置中内置,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许多电子装置装了接合器,以便在可拆卸式电池接在电子装置上时也可以对其充电。这种可拆卸电池可以用对其所接的电子装置施加充电电流源的方法来充电。该电子装置中包括了对可拆卸电池充电的电路。
但是,如果可拆卸式电池在外部电源被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上时被取下,这种充电方法对电子装置就可能有害。例如,电子装置可能未设计为不带可拆卸电池时用外部电源供电。因此,当可拆卸式电池被取下时,电子装置可能不会正常工作。更重要的是,当可拆卸式电池被取下时,内部电路和元件可能会被损坏。也就是说,如果电池被取下,用来对电池充电的电源可能对内部电路或其它元件供电过强,造成电子装置的损坏。
还有,如果电池在接上供电电源时被取下后又接到电子装置上时,它就不可能被正常地充电。电池一般是根据预定的算法来充电,以保证电池被安全而充分地充电。因此,如果在充电过程取下电池,然后又装上一个不同的电池,则如果电子装置正处于对电池的充电过程中时,后装的电池就不可能被正确地充电。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来对能在充电过程中被取下的可拆卸式电池充电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来对可拆卸式电池充电而不会损坏电子装置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发明,一种对电子装置的可拆卸式电池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可拆卸式电池加上一充电电流;在施加所述电流到一预定时间后中断该充电电流;以及如果所述可拆卸式电池在所述中断充电电流过程中从所述电子装置上取下时关断所述电子装置。
根据本发明,一种对电子装置的可拆卸式电池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可拆卸式电池周期性地施加一充电电流至第一时段;在每一施加充电电流的所述第一时段后中断充电电流至第二时段;以及如果所述可拆卸式电池在所述第二时段中从所述电子装置上取下时关断所述电子装置。
根据本发明,一种对电池充电的装置,所述电池与所述装置可拆卸式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一供电电源;一与所述供电电源耦连以对所述电池施加充电电流的充电电路;以及一工作时与所述充电流耦连的控制电路,以周期性地中断施加到所述电池上的所述充电电源,并在所述电池于所述中断期间从所述装置上取下时关断所述装置。
图1是带有根据本发明的可拆卸式电池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方框图;
图2是带有根据本发明的可拆卸式电池的无线通讯设备的方框图;以及
图3是表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充电算法的流程图。
一种独特的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和装置,可对能在充电过程中取下的电池进行安全和充分地充电。如果电池在外部供电设备接到电子装置上时被取下,对电池的再充电可能会损坏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可能不适用于由外部供电设备供电而不使用可拆卸式电池的,或更重要地是,内部电路在接上供电电源而取下拆卸式电池时可能被损坏。还有,如果在对电池充电周期中更换电池,则该电池就不能正确地充电。根据本发明,通过周期性地阻隔充电电流至低于装置所需的电流,如果电池被取下,则该装置就可以在其电路或元件被损坏之前关闭,如果更换电池,则复位充电程序以对电池正确地充电。当本发明具体应用于一个装置及相应的只有正和地接点的电池时,本发明可在具有另外接点的装置和电池上使用。
现在参考图1,一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包括一个具有一个或多个单元104的可拆卸式电池102与电子电路部分106耦连。电子电路优选包括一个控制电路108,其适合接收来自调节器109的调节电压,并耦连到一用来控制充电电路112的充电控制器/定时器110上。充电电路112由一供电电源114供电,并向电流检测器116提供充电电流。电流检测器与电池102的正端耦连。电流检测器还提供一到充电控制器/定时器110的反馈路径。还有,电流检测器的输出耦连到调节器10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托罗拉公司,未经摩托罗拉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37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铸辊
- 下一篇:聚氨基甲酸酯弹性丝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