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节阀无效
| 申请号: | 97103578.4 | 申请日: | 1997-05-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210217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10 |
| 发明(设计)人: | 金行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行志 |
| 主分类号: | F16K31/124 | 分类号: | F16K31/1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4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 ||
本发明属于阀,一种自力自动控制调节阀。
它主要用于各种液体和气体输配系统的压力和流量的调节,它不需专门的外来能源和控制信号(电或气),而是利用被调介质自身所具有的势能推动执行机构使阀芯开度改变,达到自动调节介质流量,以保证给定的压力值或流量值恒定的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方案来达到上述的目的。它主要由主阀体、窗套、阀座、来回运行阀辩、复位弹簧、调节压力装置和连接管组成,其特点一是在调节压力装置上设立了液压腔、平衡弹簧、指挥阀Ⅰ、指挥阀Ⅱ、调节螺钉和运行档板,特点二是阀辩上部与窗套之间形成一主阀力平衡腔。当生产工艺上需要某一设定压力值时,可调节“调节螺钉”压缩平衡弹簧,从而分别打开和关闭指挥阀Ⅰ,Ⅱ。来控制主阀的来回运行阀辩的开大开小,从而达到自由调节和平衡压力值和流量的目的。
图1为本发明调节结构示意图。
1、主阀体;2、窗套;3、阀座密封;4、自洁滤器;5、阀辩6、弹簧Ⅰ;7、顶盖;8、调节缸;9、平衡弹簧Ⅱ;10、调节螺钉;11、主压源接管;12、平衡塞杆;13、运行档板Ⅰ;14、指挥阀Ⅰ;15、运行档板Ⅱ;16、指挥阀Ⅱ;17、支管;18、被压源接管;19、时间调节小阀。
为了便于下一步说明,我们定:1、把介质压力(P1)来源方称为阀前;2、把被控方(P2)称为阀后或用户方。
下面结合图1、图2进一步描述:假定我们所要控制的压力为0.3MPa,这时调节“调节螺钉10”,压缩平衡弹簧Ⅱ9,推动平衡塞杆12往右运行,打开指挥阀Ⅰ16,使主阀体内的阀辩5上部的上腔通过被压连接管18与阀后(或用户方)接通,阀前压力源P1靠压力顶开阀辩5,主阀打开,阀后便有了压力P2,压力P2又通过被压连接管18一支管17流入调节缸8推动平衡塞杆12往左运行,和左边的弹簧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我们所需而一开始就假定控制压力0.3MPa,此时,调节螺钉10调节结束,同样此时的指挥阀Ⅰ16关闭,被压连接管18断流,主阀体内的阀辩5上部的上腔与阀后截断,这样,主阀辩就停留在这一开度上,保证阀后有这一设定的压力值0.3MPa。
当阀后(或用户方)增大用量,造成P2下降(低于0.3MPa),这时平衡塞杆12与运行档板Ⅰ13又往右运行,指挥阀Ⅰ16又再度打开,主阀上腔与阀后接通,上腔液体流入阀后,阀辩开大,流量增大,阀后压力增大,平衡塞杆12右腔的压力增大,推动平衡塞杆12向左运行,又重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点,指挥阀Ⅰ16关闭,主阀阀辩5停留在又一开度,又保证P2=0.3MPa不变。
当阀后(或用户方)减小用量,造成P2增大(大于0.3MPa),这时平衡塞杆12右边的压力>与平衡弹簧Ⅱ9的平衡点的推力,在液压的作用下,平衡塞杆12与运行档板Ⅱ15往左运行,指挥阀Ⅱ14打开,主阀上腔通过主压力接管11与阀前接通,阀辩5的下部(压力源P1方)与上腔压力平衡(P1=P2),阀辩5在弹簧Ⅰ6的作用下向关闭方向运行。阀辩5的开度变小流量减小,阀后压力P2降低,平衡塞杆12右腔内的压力减小,平衡弹簧Ⅱ9又推动平衡塞杆12往向右运行,又重新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点,指挥阀Ⅱ14关闭,主阀辩5停留在另一个开度上,再次保证P2>0.3MPa不变。
同理我们将阀后压力P2设定到某一大于0.3MPa数值时,调节“调节螺钉10”便会得到这一设定值与平衡点,无论用户方的压力P2变大或变小,本阀的阀芯将会如上述一样开大或关小,以保证这一设定压力值不变。
又同理,我们将阀后压力P2设定到某一小于0.3MPa数值时,调节“调节螺钉10”便会得到这一设定值与平衡点,无论用户方的压力P2变大或变小,本阀的阀芯将会如上述一样开大或关小,以保证这一设定压力值不变。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介质压力流所具有的势能,推动执行机构使阀芯开度改变,调节调节螺母可以得到任意一个压力值,一个平衡点,不管被控的用户方用量或压力怎样改变,本阀的阀芯会自动的开大开小,以保证所给定的压力值保证不变,彻底解决现行工业生产中恒压恒流和压力任意调节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行志,未经金行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35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