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阻风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7102076.0 | 申请日: | 1997-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59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 发明(设计)人: | 渋谷一人;德永匡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恒温器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2M1/06 | 分类号: | F02M1/06;F02M1/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杨松龄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风门 装置 | ||
1.一种自动阻风门装置,包括:外壳主体(1);配置在该外壳主体(1)内的热敏部件(7);发热元件(5);导热板(14),将该发热元件(5)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热敏部件(7)的一部分(7e)中所具有的热膨胀体(7d);和通过所述热膨胀体的膨胀和收缩沿一轴线而进退的活塞(7b,7h);其特征是,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热敏部件并列设置,所述热敏部件设置在由所述活塞的运动所限定的轴线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阻风门装置,其特征是:外壳主体(1)中彼此独立地并列设置有第1收容部(l1)和第2收容部(l2),所述第2收容部被密封,所述导热板(14)连通所述第1收容部和第2收容部;热敏部件(7)收容在所述第1收容部(l1),所述热敏部件在其一部分(7e)中具有热膨胀体(7d),在其另一部分具有活塞(7b,7h),所述热膨胀体(7d)与所述导热板(14)的一部分(14a)相接;所述发热元件(5)收容在第2收容部(l2),所述发热元件(5)的一个电极面(5a)与所述导热板(14)的另一部分(14b,14b’)相接;导线(12,12)分别与所述发热元件(5)的另一个电极面(5b)和导热板(14)的另一部分(14b,14b”)相连接;根据所述活塞(7b,7h)的运动而操作的起动阀(25)和针阀(26)设置在所述热敏部件(7)的另一部分,所述活塞(7b,7h)通过所述热膨胀体(7d)的膨胀和收缩而进退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阻风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2收容部(l2)中形成有突起(16),该突起(16)的位置是,当将发热元件(5)收容于所述第2收容部(l2)中时,位于该发热元件(5)的周边部分所能接触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自动阻风门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如下结构:将通电用的导线(12、12)具有密封性地与所述发热元件(5)的另一电极面(5b)和导热板(14)的另一部分(14b)连接的构成是,在密封用来收容所述发热元件的第2收容部(l2)的端部开口(1b)的封塞构件(11)中,具有密封性地穿过导线(12、12),并在该导线(12、12)的端部连接具有弹性的接线端子(10、10),将其中一个接线端子插入所述发热元件(5)的另一个电极面(5b)与所述第2收容部(l2)的一侧内壁(l2a)之间,另一个接线端子插入所述导热板(14)的另一部分(14b)的另一面(14b″)与所述第2收容部(l2)的另一侧内壁(l2b)之间时,这些接线端子卡滞在被插入空间的内壁上的突起(15)或凹陷(15′)上而不能轻易拔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阻风门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如下结构:将具有弹性的一个接线端子(10)插接于发热元件(5)的另一个电极面(5b)与第2收容部(l2)的一侧内壁(l2a)之间的构成是,在所述一个接线端子(10)的背面上形成的发热元件保持爪(10a)上保持所述发热元件(5),当将该接线端子(10)和发热元件(5)这样插入时,即,使发热元件(5)的一个电极面(5a)与所述导热板(14)的另一部分(14b)接触、使接线端子(10)与所述第2收容部(l2)的一侧内壁(l2a)相接触地插入时,该接线端子(10)卡滞在被插入空间的内壁上的突起(15)或者凹陷(15′)上而不能轻易拔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恒温器株式会社,未经日本恒温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20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