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癌症的外用膏药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7101683.6 申请日: 1997-03-21
公开(公告)号: CN1194144A 公开(公告)日: 1998-09-30
发明(设计)人: 郭之龙;职素琴 申请(专利权)人: 职素琴
主分类号: A61K35/78 分类号: A61K35/78;A61K9/06
代理公司: 新乡市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沈明
地址: 45363***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癌症 外用 膏药 及其 制作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癌症的外用膏药,其特征是:它由下面多种中药制成的膏药,贝甲类、全蝎、蜈蚣、鸡内金、守宫、土鳖虫、斑蝥、鹅胆、蛇、党归、桃仁、莪术、秦艽、马钱子、蜂房、大腹皮、高良姜、山豆根、香附、川芎、川军、黄芪、桅子、郁金、附子、干姜、毛茛、吴茱萸、五加皮、防己、羌活、拂手、升麻、乌药、肉桂、石龙芮、百部、丹参、白及、补骨脂、人参、甘遂、木通、  麦门冬、积壳、金铃子、厚朴、苍术、白术、米米菜籽、白英、败酱草、柴胡、白头翁、地耳草、龙葵草、半枝莲、连钱草、夏枯草、薏苡仁、红花、桃树胶、延胡索、泽泻、葶历子、海金沙、阿魏,五味子、连翘、穿心莲至少一种,茯苓、冬虫夏草、灵芝至少一种,砂仁、公丁香、木香、沉香、牛黄、血竭。

2、一种治疗癌症的外用膏药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是:

第一步备料:原料有铅丹和植物油,中药有以下六组,各种成份比按重量计:A组:贝甲类25、全蝎15、蜈蚣二条、鸡内金20、守宫二条、土鳖虫12、斑蝥15、鹅胆2个、蛇1条;B组:党归20、桃仁20、莪术20、秦艽12、马钱子9、蜂房15、大腹皮15、高良姜15、山豆根12、香附12、川芎15、川军20、黄芪20、桅子12、郁金20、附子9、干姜9、毛茛9、吴茱萸15、五加皮12、防己15、羌活25、拂手20、升麻20、乌药15、肉桂12、石龙芮9、百部12、丹参12、白及15、补骨脂12、人参25、甘遂15、木通15、麦门冬20、积壳15、金铃子、厚朴12、苍术12、白术12、米米菜籽20; C组:白英15、败酱草12、柴胡20、白头翁15、地耳草12、龙葵草12、半枝莲15、连钱草12、夏枯草12、薏苡仁15、红花20、桃树胶12、延胡索25、泽泻15、葶历子12、海金沙12、阿魏12,及五味子20、连翘20、穿心莲15至少一种,茯苓20、冬虫夏草12、灵芝15至少一种;D组:砂仁15、公丁香15、木香20、沉香20;E组:牛黄;F组:血竭20,将A、B、C和D、E、F组中药分别粉碎,将粉碎好的A、B和C三组药粉分别在植物油中浸泡5-15天,加植物油适量以浸没药粉为准,F组炒干备用;

第二步制药油:先将A组中药及浸中药的植物油加温,边加温边搅拌,温度控制在200-220℃范围内,炸至黄色后,再下用植物油浸泡的B组中药,当药料炸至枯黄色,再下用植物油浸泡过的C组中药,继续炸至药材表面呈深褐色,去渣后制得药油;

第三步炼药油;将药油继续加热熬炼,温度控制在310-360℃之间,直至老嫩适宜为止,判断标准为沾取药油少许滴入水中,待油散开又能集聚时为度;

第四步下丹,在炼好的药油中,按每500克药油下150克-210克铅丹,边下铅丹边搅拌,至药油变为黑褐色,停火,待药油下降至70-50℃加D组中药,边加边搅拌,当温度降至40-20℃之间加E组中药,搅拌均匀成膏状;

第五步去火毒,将膏状药料在冷水中浸1-2天,每日换水一次;

第六步摊涂,去火毒后再加热使之软化,再加F组中药,摊涂制成膏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职素琴,未经职素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16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