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乙酸正丁酯的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7101676.3 申请日: 1997-03-12
公开(公告)号: CN1061901C 公开(公告)日: 2001-02-14
发明(设计)人: 郑荣辉;傅锦坤;曾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7/128 分类号: B01J27/128;B01J27/053
代理公司: 厦门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陈永秀,戴深峻
地址: 361005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产 乙酸 正丁酯 负载 固体 催化剂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乙酸正丁酯的催化剂。

乙酸正丁酯是一种广泛用于化工、制药、制革和香料等的工业溶剂,传统的以硫酸或其他无机强酸为催化剂的液相酯化,不但酯收率较低,而且设备严重腐蚀、副反应多和造成环境污染。近年来,固体酸催化剂逐渐代替了硫酸催化剂,冉瑞成等(高分子学报,1987(4):312)介绍的高分子载体Lewis酸催化剂合成乙酸正丁酯,酯收率可达96%以上,但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固体酸只允许在120℃以下使用;俞善信等(精细石油化工,1995(3):45)提出以硫酸铜为催化剂,酯收率为96.88%,催化剂可重复使用10次,但体相的活性组分难以充分发挥活性作用,必然加大催化剂用量。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开发一种能耐较高温度、适用于气-固相反应的乙酸和正丁醇酯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以取代传统的液相反应的硫酸催化剂。

本发明提供的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包含活性组分和载体,活性组分包括一种金属硫酸盐(A)、一种金属卤化物(B)和一种金属氧化物(C)。

所说的金属硫酸盐为Zn、Cu或Mg的硫酸盐,卤化物为Al、Fe或Sn的卤化物,特别是Al、Fe或Sn的氯化物,氧化物为Ti、Zr或Mg的氧化物。

载体为硅胶、硅铝胶、分子筛、高岭土、硅藻土或酸性白土。

催化剂中活性组分与载体的重量比为(5~25)∶100,最好是(15~20)∶100,活性组分中各成分(A)∶(B)∶(C)为100∶(25~100)∶(25~100),最好为100∶(50~75)∶(50~75)。

催化剂中活性组分与载体可通过粘结剂结合,粘结剂由硅酸钠或硅酸钾溶于5%硫酸溶液配制而成,粘结剂与载体的重量比为(5~25)∶100,最好是(10~20)∶100。

催化剂采用浆液喷涂方法制备,即将载体先于120℃预处理2小时,在振动或滚动情况下,将活性组分和粘结剂稀硫酸溶液配成浆状液喷撒于载体上,混合均匀,把颗粒状的湿固体在120℃烘干2小时,再于300~400℃焙烧3~6小时,得到多组分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在气固相循环式反应系统上进行,在醇/酸摩尔比为1.1∶1.0,130℃温度下,以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作为乙酸和正丁醇酯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催化剂,持续反应8小时,乙酸正丁酯收率达98%,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高选择性,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简单,能耐较高使用温度。

下面由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将8gZnSLO4、4gTiO2和3gAlCl3研成细粉(<120目),混合均匀后加入2g粘结剂,搅拌调成浆状物,边滚动边将此浆状物喷撒于经120℃处理2小时的80g3A分子筛上,120℃烘干2小时,350℃焙烧4小时得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

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在气-固相循环反应器中进行,将10g由例1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填入反应器的催化剂床,往物料釜注入300ml摩尔比为1.1∶∶1.0的正丁醇/乙酸混合液和20ml苯。冷凝器通入冷却水,反应器催化剂床温度保持130℃,调节物料釜加热器,使反应物料一直处于沸腾状态以提供通过催化剂床所需的气相共沸物,反应后经冷凝的混合液在分水器中分为两层,下层的水相定时计量排出,上层的有机层含反应生成物乙酸正丁酯、未反应物料和苯沿导管返回物料釜。反应连续进行8小时,乙酸正丁酯的收率达98.3%。

实施例2:

催化剂制备

将2gZnSO4,2gZrO2和2gFeCl3研成细粉(<120目),混合均匀后加入0.8g粘结剂,搅拌调成浆状物,边滚动边将此浆状物喷撒于经120℃处理2小时的40gHZSM-5上120℃烘干2小时,400℃焙烧4小时得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

酯化反应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乙酸正丁酯的收率达98.0%。

实施例3:

催化剂制备

将8gZnSO4和2.0gMgO研成细粉(<120目),滴加4.0gSnCl2液体并混合均匀,再加入1.6g粘结剂调成浆状物,将此浆状物喷撒于经120℃处理2小时的80g硅铝胶上,120℃烘干2小时,350℃焙烧4小时即得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

酯化反应

除原料使用1.2/1.0的正丁醇/乙酸混合液外,其他均按实施例1方法进行,乙酸正丁酯的收率为98.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16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