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防剂组成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7100541.9 | 申请日: | 1997-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89386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成 |
| 主分类号: | A62D1/00 | 分类号: | A62D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畹华 |
| 地址: | 台湾省桃***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 组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消防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消防剂组成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般燃烧有三个要素,即可燃物、达燃点温度和氧气,缺少一个就不会起火,或者火被熄灭,以往的灭火方式是降低温度(喷水及二氧化碳)或是隔绝氧气(喷化学药剂以组断与氧气作用)控制火势,达到灭火目的,但是由于灭火剂的效能或使用灭火剂量掌握不好,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将火扑灭,另外,没燃烧完全的可燃物极容易再燃,再者,目前市售的干粉、二氧化碳以及卤化烷等干粉灭火剂中,大都含有毒性物质,其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污染环境,另外还会破坏大气臭氧层,影响生态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剂组成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消防剂无毒,不造成污染,其可将燃烧的三要素同时消除,达到迅速灭火的效果,从而克服现有消防剂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消防剂组成物,由阻燃剂A与灭火剂B混合组成浓缩消防剂C,再与适当比例的水混合而得到,所述阻燃剂A包括铵盐、磷酸氢二钠、氮化物及硼砂,灭火剂B包括2-(2-丁氧基乙氧基)乙醇和水,所述阻燃剂A中,铵盐占22至32%,磷酸氢二钠占17至27%,氮化物占8至14%,硼砂占4至8%,灭火剂B中2-(2-丁氧基乙氧基)乙醇占20至30%,水占8至12%,所述阻燃剂A的最佳配比是,铵盐占27%,磷酸氢二钠占22%,氮化物占11%,硼砂占6%,灭火剂B的最佳配比是,2-(2-丁氧基乙氧基)乙醇占24%,水占10%,所述浓缩消防剂C与水的比例为1∶9,所述铵盐可以是磷酸氢二铵,氮化物可以是双氰胺,其制备方法是将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钠、双氰胺及硼砂混合组成阻燃剂A,将2-(2-丁氧基乙氧基)乙醇和水混合组成灭火剂B,然后将阻燃剂A和灭火剂B混合组成浓缩消防剂C,再将浓缩消防剂C与水按1∶9的比例混合,制成消防剂组成物,所述混合过程需在高温下加热1至5小时。
本发明消防剂的灭火方式是将燃烧的三个要素同时消除,通过灭火器蓄压装置将本发明的消防剂组成物喷淋于燃烧处后,1、其将可燃物改变为不可然物,因该消防剂喷淋过的物品,抗燃温度可以高达1500℃,使物品不会死灰复燃,这个性能经过英国防火法规B.S.476、B.S.5852、B.S.5867的测试验证,2、其在可然物周围产生一层白色泡沫保护层,该保护层介于火源与可然物中间,可以隔离氧气,3、高压喷出的气泡中释放出的水,可以迅速降温,扑灭火焰,这个性能经过北京消防科学研究所HB5875-85测试验证。
本发明消防剂组成物隔氧功能的作用原理是,该组成物中的水分在高温火场中会转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分子散布在高气体浓度的火场中,有助于驱散和阻断新鲜空气再进入,而消防剂组成物中可分解的物质则留在燃烧位置,达到阻隔氧气的作用,本发明的消防剂能形成水层膜及凝聚性聚合层,在极性溶剂燃烧表面与水层膜之间形成一层凝聚性高分子聚合层来保护和防止液体蒸发,达到灭火目的。
本发明消防剂组成物隔热降温灭火的作用原理是,该组成物中的铵盐和磷酸氢二钠遇热分解为磷酸和氨气,磷酸与被燃物形成的碳化层具有隔氧降温作用,同时产生无毒的不助燃气体,灭火瞬间,该组成物中的水分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可以阻断新鲜空气进入燃烧处,防止死灰复燃。
本发明消防剂组成物及其制备方法,在混合过程中,采用高温加热的方式,其原理是,将各组分经热反应合成为高分子液态状的消防剂,使其具有不沉淀、无臭味、无毒、不反潮的特点,该组成物的PH值为7,发烟及隔热系数均较低,因此有效期较长,而且无腐蚀、无污染,使用安全。
本发明的消防剂组成物加压置入消防灭火器中,其与传统灭火器的灭火效果比较如下:
灭火剂种类 充填量(Kg) 灭火效能值 灭火面积(m2)
本发明 2 B-10 2.0
海龙1301 2.2 B-2 0.4
干粉ABC 2 B-4 0.8
二氧化碳 2.3 B-1 0.2
表中灭火效能值B-为商检局检测试验的B类灭火效能值,从表中所列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灭火效能值最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成,未经王志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05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