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聚合物电解池无效
| 申请号: | 96248638.8 | 申请日: | 1996-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285776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7-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梅;宋大军;张家华;任冰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 |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金海 |
| 地址: | 25001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聚合物 电解池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氢气发生器领域,更详细地说,是属于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氢气发生器中的电解池领域。
电解池是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氢气发生器的关键部件。电解池的现有技术是本发明人在专利号(90)210537X,发明种类为实用新型,名称为固聚合物电解质氢气发生器中所叙述的,电解池的形状是方形的,密封性能较差,容易漏水、漏气。电极极板沟道深浅不易掌握,因此造成电解池内部水循环不均匀,形成局部过热现象,容易出现极板之间短路,损坏离子膜。电解池和贮水桶连成一体,贮水桶是圆柱型,体积大,容易出现破损、漏水,一旦贮水桶出现破损,造成仪器不能运行。单向阀装在电解池内,如果单向阀出现故障,必须折卸电解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电解池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新型的电解池结构。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发明人设计一种圆形电解池。电解池的直径为110-130毫米,极板的设计是外部七角形,内部环形布水道结构为凹凸形。电解池和贮水桶由现有技术连为一体改为分离的结构,贮水桶为长方形。单向阀的现有技术设在电解池内,改为接到贮水桶的出口。电解池的阳极室设在电解池的下端,阴极室设在电解池的上端。电解池分为单组和多组串联,产氢量少,采用单组式,产氢量多,采用多组串联。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固定聚合物电解池的剖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固体聚合物电解池极板的外部结构图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固体聚合物电解池结构的平面剖视图,由氢水收集器1、上固定不锈钢板2、聚丙烯上端板3、密封垫4、阴极凹凸极板5、微孔集电器6、离子膜7、微孔集电器8、阳极凹凸极板9、密封垫10、聚丙烯下端板11、下固定不锈钢板12、固定螺丝13组成的。
参照附图2是电解池极板的结构图,由阳极极板14和阴极极板15组成的极板。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解池包括上固定不锈钢板、聚丙烯上端板、密封垫、微孔集电器、离子膜、聚丙烯下端板、下固定不锈钢板,采用直径为110-130毫米的圆形结构。电极的有效面积比现有技术的有效面积减少了40%,提高了电解效率,克服了现有技术方型结构的密封性能差的弊端,完全解决电解池漏水,漏气的现象。极板的设计包括阳极极板和阴极极板,外部为七角形,便于按装,折卸;内部为凹凸形布水沟道,保证电解池内的水均匀循环,避免了电解池内由于水循环不均匀,产生过热现象,造成极板之间的短路。由于极板的内部采用凹凸形的布水沟道,就可以直接用车床加工成为深浅均匀的布水沟道。阳极室设置在电解池的下端,阳极室内的水由贮水桶经过单向阀进入阳极室,使水循环量增加,热量降低,延长了仪器寿命。阴极室设置在电解池的下端,阴极室中的氢气和水经过收集器收集起来,经过氢水分离器得到氢气。
通过上面的技术特征及实际应用,证明了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解效率高、密封性能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易于安装、拆卸的一种固体聚合物电解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未经山东省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86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